第143章 印度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四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2258 字 3个月前

1947年,钱德拉塞卡着眼于后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计划招收一批具有物理学天赋的青年学子,组建一个天体物理学高级研讨班,由他自己亲自授课、指导。招生工作结束后,前来登记的学生人数远远低于预期,只有两名20来岁的年轻人报名参加这个研讨班。他们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

钱德拉塞卡是一位杰出的导师,钱德拉塞卡每周驱车250公里,从叶凯士天文台到芝加哥大学给只有两位学生的班级上课。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这个班的两位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1983年,钱德拉塞卡因对“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班的老师和两位学生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个人生活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的的父亲(Chandrasekhara Subrahmanya Ayyar)是印度会计暨审计部门的官员,曾任拉合尔西北铁路的副审计长。母亲(Sita Balakrishnan)是一位知识分子,并曾将亨利克·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翻译成泰米尔语。钱德拉塞卡在家中七个孩子排行第三,是四个儿子中的长子。钱德拉塞卡的叔叔是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于1936年9月在印度与比他小一岁拉丽莎(Lalitha Doraiswamy)结婚。他们在马德拉斯院长学院时就建立了联系。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他总是无瑕疵地穿着做工考究的西装,其颜色在秋冬季变化于深黑和深灰之间,而在春夏季则变化于浅灰和棕黄色之间。他爱好文学和音乐,是世界上唯一在方程式中使用哥特体字符的科学家。

五、人物影响

1、小行星命名

1970年9月24日,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1958被发现,为了纪念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1958 Chandra”。

2、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于1999年发射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原名为先进X射线天文设备(AXAF),1998年为纪念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而更名。1999年7月23日,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升空。

3、奖项命名

2014年,亚太物理学会为纪念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而设立了钱德拉塞卡奖,该奖项是该组织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最高奖,颁发给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做出开创性的重大成果的科学家。

最后,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告诉我们,成功,总会带来傲慢的态度。这些成功过的人,总会以为科学给自己开了后门,并认为这绝对正确,不可置疑。但真理总会来临,并且永远会比权威科学家更强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