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外资在印度为什么频繁跑路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2445 字 1个月前

很多外企进军印度,无非就是看中两点,第一就是用人成本低,第二,就是市场潜力大,毕竟没有一家公司能拒绝拥有14多亿人口的大市场。但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外企进来一看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原来是大部分文盲的员工,连最起码的流水线组装都做不明白。

就比如富士康,作为苹果手机的代工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印度设立了组装工厂。组装这类工作基本上和学历没有任何关系,但架不住印度有1.5亿的文盲连26个字母都不认识,又何谈熟练组装呢?更让郭台铭崩溃的是,在印度生产组装的苹果手机竟然出现大肠杆菌超标的问题,实在是不知道这些手机在印度人的手里经历了什么。

2?、市场竞争环境?

印度市场的竞争环境可能较为激烈,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态度复杂,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甚至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更为恶劣的是,一些印度企业或个人利用外资企业在本地市场的困境,通过恶意诉讼、舆论造势等手段,迫使外资企业低价出售资产或整个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印度政府的监管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与本地势力形成某种默契,共同对外资企业进行打压。而且在印度的商业环境中,有不少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商业合约都没有,一言不合就会破坏商业信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印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以说是相当"佛系"。很多外企的技术和品牌在印度被肆意盗用和仿冒,但是维权却困难重重。这不是在打击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吗?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研发了一个新产品,结果转眼就被别人山寨了,而且还告不赢他们。你说气不气?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

印度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市场,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对外企的运营效率和市场拓展造成了不小的挑战。印度的基础设施是一言难尽,例如:电力供应不稳定,动不动就停电;道路坑坑洼洼,货物运输效率低下;网络时好时坏,办公效率大打折扣。这些问题加在一起,简直就是在给企业"增加成本"。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对外国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外国企业在生产成本和供应链管理方面面临困难,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印度市场的兴趣和投资意愿。这种不利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得外国企业在选择投资目标时更加谨慎,避免了在印度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024年,莫迪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坦承,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这是阻碍外资进入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承诺将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电力、交通等领域。但这需要大量资金,而印度目前的财政状况并不理想。

五、印度复杂的法律制度让外企感到头疼

1、印度法律严苛

印度的法律制度以其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和选择性执法而闻名。例如,印度《公司法》包含近30章500条,每一条后面都可能跟着罚金、监禁等后果。然而,执法部门通常不会主动通知企业更正其不合规行为,一旦被发现违规,罚金会从违规第一日起开始计算。

尽管印度在努力完善法律制度,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如法律执行效率不高、司法程序繁琐等,这增加了外资企业在印度的法律风险。

2、印度劳动法蛮横

印度的劳动法规非常不讲道理,即使印度的员工全责,解雇员工也是难如登天。就算员工表现再差,你想开除他?门儿都没有!工会势力强大,动不动就罢工。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规定,比如有些邦规定公司必须雇佣当地人。这不是把外企往死里整吗?这就像你开了个饭店,厨师不能换,服务员随时罢工,还得必须雇佣当地人。生意还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