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相识时如阔绰黑手党般夸夸其谈的高朗,如今虽被尊为史上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却也是团员中练习最为刻苦的。
平日总是带着甜美微笑,被团员们称为“甜心”的崔志勋,一旦坐在钢琴前,便面容冷峻,专注演奏。
极度厌恶运动的小索,此刻演奏却比任何人都热情洋溢。
心思细腻、头脑聪慧的罗允熙,以血红色的小提琴,奏响比任何乐器都更为深沉激昂的旋律。
平日给人刻板印象的查尔斯·布劳恩,手持“火鸟”,尽显优雅风范。
因外表凶狠而饱受误解的中村亮子,此刻脸上绽放出的美丽笑容,令人难以想象。
“真了不起。”
伊莎贝尔·莫尔芬将团员们的模样尽收眼底,心中满是欣慰,又为未能记录下这珍贵瞬间而深感遗憾。
她忽然转过头,与坐在角落的乔尔·韦恩目光交汇。
乔尔微微一笑,伊莎贝尔·莫尔芬明白,她亦有同感。
能支持他们,深感自豪。
能与他们并肩,无比幸福。
能将他们的音乐传递给更多人,实乃幸事。
## 格兰披治之路,极限突破之艰
2027 年 10 月 25 日。
柏林格兰披治大赛前夕,柏林爱乐乐团的排练依旧如火如荼。
他们取消了一周内包括定期演奏会在内的所有日程,全力提升《大交响曲》的完成度。
这部由贝贝倾尽心血创作的《大交响曲》,自 2026 年 3 月至 2027 年 10 月,历经约 20 个月,终由柏林爱乐乐团打磨完成。
即便柏林爱乐乐团人才济济,此过程亦充满艰辛。
失明的贝贝能给予的指示有限,团员们为理解他的意图,不得不以总谱替代分谱。
作为一部由 244 种乐器有机结合的大型交响曲,贝贝为让团员们充分领悟,常常对比同时演奏的其他乐器进行指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对总谱尚不熟悉的团员们,仅遵循贝贝的指令便已疲惫不堪。
然而,即便艰难解决了乐谱修正与理解的难题,更大的挑战仍横亘在前。
乐曲结构多有创新,部分主要乐器的演奏难度极高。
即便身为世界顶级演奏家,他们亦曾怀疑其实际演奏的可行性。
个人练习时间远超以往任何曲目。
“我们能行。”
但贝贝坚信他们定能成功。
为 50 年后的钢琴家创作的《哈默克拉维尔奏鸣曲》,以及当时看似无法完美演奏的第九交响曲《合唱》,最终都在比预期更短的时间内被攻克。
与团员们携手数载,贝贝深信,只要与他们并肩,定能完成这部新时代的音乐巨作。
“你们一定可以。不,唯有你们方能成就此事。”
他的坚定信念与信任激励着团员们。
团员们对贝贝的信任,亦成为贝贝曾犹豫是否推迟发表日期时的强大动力。
虽为一首乐曲耗费 20 个月之久,然最终,他们成功了。
《大交响曲》的最后一个音符消散。
“太棒了!”
贝贝紧握拳头。
“哇啊啊啊!”
“没错!”
“呼呼呼呼,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