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日的清晨,浓稠的夜色还未完全褪去,东京汴梁城仍在酣睡之中,大相国寺的钟声便轰然响起。
那钟声雄浑厚重,一声接着一声,仿佛能穿透黎明前的薄雾,每一下都重重地撞击在人们的心坎上。
余音袅袅,如同灵动的丝线,在空气中肆意穿梭,震荡不止,久久不肯消散,似乎在向整座城市宣告着一场盛大集会的即将开场。
天色渐明,佛道两路人马已率先朝着大相国寺的方向汇聚而来。
卯时中,清冷的晨辉洒在寺院的青石板路上,僧人们身着整齐的袈裟,道人们头戴冠巾,有序地在寺内斋堂用过早膳。
斋堂内,一片寂静,唯有碗筷偶尔碰撞的轻响,众人皆默默进食,遵循着各自的清规戒律。
膳毕,僧道两路人员手持度牒,缓缓来到寺院的入口处。
度牒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微的光泽,那是他们身份与资格的证明。
一旁,禁军士兵们身着鲜亮的铠甲,神色冷峻,手持长枪,目光如炬地审视着每一位到来者。
他们仔细地查验着度牒上的每一处细节,核对僧道们的面容与牒文描述是否相符,每一个动作都严谨而规范,确保着这场盛会的安宁与秩序。
北宋的大相国寺,在佛教界地位尊崇,它不仅是一座声名远扬的佛教寺院,还兼具着独特的道教功能。
往昔,宋真宗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册封大典,其场面之恢宏,让大相国寺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
加之皇家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这座寺院在北宋的宗教版图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地位显赫,无人能及。
因此,每逢重大法事活动,各方僧道皆以能受邀参与为荣。
随着验证的进行,第一批受邀进场的是来自全国的皇家寺院代表。
晋祠圣母殿的僧人,身着绛红色袈裟,神色庄重,步伐沉稳,仿佛带着千年古殿的神秘气息;独乐寺的僧众,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慈悲,他们的到来,宛如将独乐寺的清幽宁静也一同携至;开善寺、华严寺、崇福寺、善化寺、佛光寺、佛宫寺、薄伽教藏殿等寺院的僧人们,各自带着所属寺院的独特气质,或庄严,或祥和,依次步入会场。
尽管大相国寺是此次活动的举办地,但在佛教的排名中,它依然稳坐第一把交椅,其深厚的底蕴与威望,让其他寺院皆心悦诚服。
随后,开宝寺、太平兴国寺、天清寺、白马寺、法门寺、隆兴寺、少林寺、灵隐寺、天台山国清寺、东林寺、寒山寺、大佛寺、崇圣寺、奉国寺、菩萨顶、皇觉寺等诸多名寺的代表们也纷至沓来。
他们一路舟车劳顿,却毫无疲态,个个精神抖擞。每一座寺院都有着自己的传奇故事与独特修行法门,此刻汇聚于此,为大相国寺增添了浓厚的佛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