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俩正说着,杨硕小朋友可能感觉到自己受到忽视,就刷一波存在感,尿了他二舅一腿。
把徐淑香这个当妈的逗的乐开了花,她现在可很少见到弟弟吃瘪,没想到自己儿子做到了,而且徐建军同学还拿小外甥没一点办法,总不能因为这个打他一顿吧。
南货北运的车皮问题,他们一帮门外汉,加上一个于得水也是半吊子。
但是到了他哥哥于得福那里,分分钟就给你想出了解决办法。
个体户没法跟铁路系统谈业务,但是可以跟已经拥有车皮使用权的单位谈,单位不理会你,还可以找具体的负责人,只要价钱合适,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最终徐建军出了三倍的价格,才拿下了其中一节车皮的使用权。
说起来是三倍价格,但是对于徐建军他们急迫的货物需求,以及增强运输环节之后的飙升的利润,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得福之所以这么痛快的把事情给解决了,关键还是电视机的功劳,可能是从于得水那儿听到消息,上次直接调了一批货,整个转给他们铁路系统消化了。
当然,价格那是相当美丽,基本上是原价扔给他们的,如果他们自己不要,转手一台都能赚个几百块。
电视机如今就是这么的抢手,特别是现在节目开始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样板戏。
搞的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砸锅卖铁都要整一台,特别是那种爱显摆的,现如今的电视机就是装十三的不二法宝。
两人虽然面都没有见,这次也算是梦幻联动,互换资源,共赢的局面。
于得福在同事中间混个好名声、好人缘,徐建军他们解决了一直困扰的运输问题。
秀水街的仓库也已经开始动工,秦老爷子的徒弟陈科,合作多次的老熟人了,手艺绝对靠谱,这位也是能人,玻璃厂的小池子早晚容不下他。
徐建军只要把需求给他讲明白,相关的报酬谈清楚,材料和人工都不用操心,陈科现在就跟一个工程总包差不多。
陈科是这个时代唯一给他惊喜的人物,别的带起来真心的费劲。
老徐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就是以后那种大企业的运作模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大家各司其职,干自己该干的,拿自己该拿的。
为企业赚取利润的同时,自己的小日子也能过的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