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运河西侧,伊万科沃水库南边这一大片区域,在和平时期就是泄洪区。
这片泄洪区流经两条河流,一条是流经克林的塞斯特拉河,另一条是比塞斯特拉河较小一些的亚赫罗姆河。
开闸放水的影响会被减至最小,比某个校长的花园口行动要好上不少。
苏军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对于泛滥的河流已经见怪不怪,在苏军最高指挥部预测洪水主要泛滥区域的民众也被苏军给转移到其他地方。
1941年11月20上午,第三装甲集群从北面逼向伊万特科水库以及莫斯科运河。
西方面军指挥部下令按照计划堵住赛斯特拉河的虹吸通道,同时打开伊万特科水库的泄洪通道,大水直接灌入赛斯特拉河,流量达到2000立方米每秒。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内,两条小河的最高水位上升了6米,被淹没的河滩最长达到两公里。
由于泄洪的原因,德军无法从北部跨过赛斯特拉河直接进攻莫斯科,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德军装甲部队的渡河地点是在莫斯科侧后方的亚赫罗姆。
侧面因为洪水的原因过不去了,流动汹涌的大水还没法因为寒冷的气候结冰,德军等不了,他们只能绕到莫斯科后方。
虽然冰湖行动苏军取得丰厚的战果,可德军的战争机器可不会因此停下脚步,他们在各个方向上依旧向莫斯科推进。
即便苏军在各条战线在节节失利,可依旧没有放弃的迹象,总会有下一支部队顶在防线上试图阻止德军向前推进。
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
这个时候,德军当中就一些将领悲观的估计,按照现在这个苏军战到最后一人的态势,德军很难在冬天拿下莫斯科。
即使拿下莫斯科,苏联绝大概率也不会像元首想的那样直接双手一举,像法国一样丝滑的投降…
而只要被苏联拉入持久战。
在苏联这个地广人稀的土地上,德国想要一口气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无异于难如登天,他们的军队可能连维持占领区秩序都不够用。
而前线的战斗也渐渐进入了白热化…
第46装甲军自11月20号中午开始就从侧面的戈罗季谢方向疯狂进攻。
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德军跟疯了一样想要迅速突破苏军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