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我能理解。相信你一定能够带领大祈的所有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我相信。”姜晚晚坚定地看着他。

原书当中,祈昭就是捡漏当上了皇帝。且在他的治理下,整个大祈国力日益强盛起来,民庶富强。

“我能不能抱一抱你再离开?此去一别,恐难再见......”祈昭喃喃地说道。

话还没说完,姜晚晚大大方方地给了祈昭一个拥抱。

......

十五天后,皇帝驾崩,其第六子祈昭登基。

祈昭登基后,立即肃清朝纲,并第一时间发放赈灾粮。不仅如此,他还攥写了一本关于如何寻找水源的书籍,派官员进驻到各个县,带领百姓寻找水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个地方基本都寻找到了新水源,满足生活的需求是不成问题的。

祈昭微服私访,亲自来了一趟大水村住了几天。

这可把刘副将等人给急疯了,经过三请四请后,祈昭才不情不愿地回了皇宫。

第二天,祈昭下令封姜大伯、姜二伯为九品农官,两人负责教会司农局的官员如何种植土豆和木薯。

老姜家三子有两子被封了官,别提有多么令人兴奋的了。

姜老太和姜老头笑得见牙不见眼,还有胡氏和朱氏,两人更是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能当上官太太!

整个大祈国开展了种植土豆和木薯的热潮,这两种农作物都是耐旱的,在现在缺水的环境,最适合不过了。

几个月过去了,土豆和木薯都有了收成,大祈国的百姓们终于不再忍饥挨饿了,家家户户都有了余粮。

第二年春,当今皇上为招揽人才,于三月份举行春试,六月举行科考,九月份举行乡试。

这在以往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特例。

姜晚晚的便宜老爹姜家林、姜流都参加了此次春试,两人都考中了秀才。这于大水村而言,是一件令人万分激动的事。

几十年来,大水村终于出了两个秀才,如何能不让人兴奋?

同年六月,姜家林叔侄两人一同参加了科考,两人科考成绩分别为第一、第二名,都获取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于九月,叔侄两人一同参加了乡试,两人都中了举人。

次年春,姜家林和姜流又一同参加了会试,姜家林凭着多年的才识考中了会元,而姜流不幸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