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义的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晋王为人行事高调,在太子病重期间,就表现出了高傲嚣张,后来在太子刚刚薨逝后收敛一段时间,大家以为他终于沉稳。
结果,随着皇太孙继位,陛下病重,他的行事风格越发霸道张狂。
对他不满的人借着高忠义的死对他开始口诛笔伐,甚至有四名文官在高忠义头七当天,在金銮殿上死谏,求陛下出来主持公道,当场磕破头颅,血溅当场。
可是即便如此,夏文帝也没有出现。
很多人似乎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夏文帝不是不想出来,恐怕是已经没有办法出来了。
皇太孙年幼,若陛下有恙,这朝廷只能是晋王一个人说了算。
果然,皇太孙端坐主座,见大臣们义愤填膺,当朝宣布先将晋王关押,可是第二天下午晋王就又被放了出来——
因为京都城内一万禁军打着“晋王冤枉”的旗号集体抗议,致使整个城内治安混乱,连城门布防都出了纰漏。
这是京都是失控的表现,也是晋王对皇太孙的挑衅和警告。
晋王被关在刑罚司不到一天一夜,睡着从家里搬过来的软塌,吃着晋王府小厨房送过来的九菜四汤,甚至早起还舞了一会儿剑,整个人精神奕奕。
走出刑罚司的时候,心腹们大张旗鼓的将他接走,他嘴上说着“感谢天恩,”却乘着最华丽的马车,潇洒离去。
知道的,他是去坐牢。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去打了一场胜仗。
这些消息很快传到京都百姓的耳朵里,很快发酵,引得议论纷纷。
是夜,秦苎儿买通玉容院的看守,偷偷溜了进去。
玉氏赶紧抱住女儿:“快说说,最近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