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分开住了,但吃饭的时候倒是还在一起吃。

暂时还是定在元玉堂这里吃饭。

这天,吃午饭的时候,赵嫣突然对元玉堂提议道:“元伯,农庄里没有火炕,你看要不要给你们也打几个火炕出来?”

师父和元伯年纪都不小了,冬天睡火炕是最好的。

不等元玉堂说话,杨三郎却是一百个赞同。

“我觉得可以,有了火炕,师父和元伯他们冬天就不冷了。”

他看向元玉堂:“元伯,明天也就去找周大哥,让他帮忙再打几个火炕出来。”

元玉堂想了一下,抚着胡须笑着说道:“好,你们有心了。”

可是等第二天杨三郎找到周仁宇,将事情跟他一说,周仁宇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打火炕简单,但没有火墙连通灶炉也不成啊。到时候我得把农庄全推了,重新把房子盖起来。”

这样做,时间可能就要长一点了。

杨三郎沉眉想了许久,最后只说等他回去问问元伯他们的意见再决定要不要继续。

元玉堂听说还要把房子推了重新盖,心里嫌麻烦,刚想说算了,却听赵嫣在一旁说道:“推了就推了,到时候让元伯和师父他们先去我们那里住。”

“元伯,咱们既然决定在这里定居,那住的方面肯定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农庄进行改造一下,元伯你说是吧?”

元玉堂张了张嘴,到底没负了赵嫣的心意。

“好,那就按你说的做。”

事情很快定下来。

房子格局还是按照赵嫣他们的来。

周仁宇第二天就召集人手,带人去镇上定青砖。

元玉堂和苏言致最后被搬到赵云辰哥仨那里住下。

等他们搬完家,周仁宇就开始带人扒房子。

说实话,农庄已经有些年头,这时候推倒重新翻盖再好不过。

周仁宇带着人热热闹闹又干了一个半月,终于将新农庄盖好了。

元玉堂为了表示感谢,又大摆三天宴席,请槐花村村民大饱口福。

等房子收拾得差不多了,元玉堂和苏言致等人便又搬回了新农庄里。

别说,新房子就是不一样,元玉堂感觉整个人的心情都松快不少。

众人忙着盖房子这段时间,赵云辰和赵小米等几个小娃娃也没闲着,他们全都被赵嫣送进村里的学堂继续学习去了。

没错。

别以为家里忙着盖房子,赵云辰他们就可以到处撒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