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教学计划实施的初期,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学生在研读中医经典时,面对晦涩难懂的古文和深奥的医学理论,感到困惑和迷茫,产生了畏难情绪。
小主,
“这《黄帝内经》中的论述太过玄奥,我实在难以理解。”一位学生愁眉苦脸地说道。
苏思瑶得知后,亲自来到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
“同学们,中医经典是我们医学的根基,虽然文字艰深,但只要我们用心领悟,结合实际案例去思考,便能逐渐洞悉其中的奥秘。”她耐心地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地解释着经典中的要点,让学生们茅塞顿开。
在实践环节中,也有学生因为紧张和经验不足而出错。
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为病人切脉时,判断失误,导致治疗方案出现偏差。病人因此对学生产生了质疑和不满。
苏思瑶一方面向病人诚恳道歉,解释学生还在学习阶段,希望得到谅解;另一方面,她鼓励犯错的学生不要气馁。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次的失误是宝贵的教训,只要你认真总结,多加练习,今后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者。”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医术,苏思瑶还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学生们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例提出来,大家共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们则在旁给予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们开拓思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在苏思瑶和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学生们逐渐克服了困难,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他们白天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晚上则在油灯下刻苦研读医书,相互交流心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医术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原本对中医理论一知半解的学生,如今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条文,并加以运用;在实践中紧张出错的学生,也变得自信从容,能够准确地诊断病症,开出有效的方剂。
医学院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对学生们的医术给予了肯定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