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墓建在三河寨,是有原因的。
在这儿,我们简短地说一下魏忠贤这个人。
在历史上,魏忠贤是个很有份量的超级大人物,他的出现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时间,在民间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可是,人们关心的是他当权时的恶,对于他在未发迹之前,以I出生后的那段岁月,很少提起,这一度成为历史空白。
其实,他的那段岁月,同样精彩。
其中一半是在家乡度过的,那是童年到少年时期。
那时的他生活极度贫困,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最后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便心一横,决定到外面闯一闯,或许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忠义当时还小,他把哥哥送到村口,快分别时,抓住哥哥的手不放。他知道外面并不好混,这一别,谁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
弟弟的泪水没能打动忠贤外出闯荡的决心,他握了一下弟弟的手,毅然决然地离去。
他这一走,再无音讯,直到多年发迹后,才回到了家乡。一切已物是人非,那个送他到村口,对他千叮咛万嘱咐的弟弟,他再也见不到了,变成了南地的一堆黄土。
站在弟弟墓前,迎着瑟瑟寒风,他失声痛哭。
本以为他现在能给亲人更好的生活,谁知他们却没有等待的耐心,那么早地走了。
坐在弟弟的坟头,他想了很多。
想当初他从家出走时心情的苍凉,当面对空旷的大地原野时,他也不知道去哪儿,到哪儿能够活下去,只是盲目地走。
渴了,喝泉水,饿了,找野果充饥,几天下来,人也变得面黄饥疲,几乎虚脱。
就在这时,他在一所破庙里,碰上了一伙人,正在喝酒。当时他饿坏了,几乎没做考虑,就走到那伙人面前,求他们给自己点吃的,否则他要饿死了。
这伙人是一伙子土匪,刚抢了一个大户,得了不少钱,正在分赃,见他可怜,给了他一些吃的。
魏忠贤很感激他们,要求加入他们的团伙,得到同意。
这魏忠贤天生是个人才,以前穷,是因为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的才智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他共向团伙献了三条计策,都大获成功,为此很受团伙信赖,半年后,被推举为首领。
成了领导后,责任大了,眼界也开阔了。他开始考虑今后的人生归宿问题,觉得干一辈子土匪,也就是混个温饱,不会有什么前程,还整天过得提心吊胆,终非长久之计。
考虑来考虑去,决定改变现状,找一个吃饭稳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