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与悔,虽一字之差,意隔千里。我真不是比梅藏于雪,我藏悔于梅,风吹雪落梅能见,积年累月悔难解。”
“写到结尾,本以为梅,回看首,木枝拆心头,通全篇梅;到此心头,暮然回首 却见字字是悔,悔上心头。”杨建华轻声道。
杨建华缓缓放下手中笔,望着窗外庭院中的梅花树发呆。
这棵梅树是他亲手所植,曾经只为赏梅之高洁,如今却成了心中悔恨的寄托。
这时,好友李加轩前来拜访。见杨建华神色落寞,便询问缘由。
杨建华将写文之事告知,叹道:“昔日种种抉择,皆如这文中之悔,当时只觉平常,现今才知错得离谱。”
李加轩看了看桌上文稿,沉思片刻后说:“君既已知悔,何不从今而改之?往昔不可追,来日犹可期。就如同这梅,经冬寒方显珍贵,君之悔亦能化作前行之力。”
杨建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是啊,一直沉浸在悔中毫无用处。
他缓缓地从那张略显陈旧的椅子上站起身来,仿佛身上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沉重而又缓慢。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着那株傲雪凌霜的梅树走去。
来到梅树下,他停下脚步,抬头仰望着那满树绽放的梅花。
寒风吹过,花瓣如雪般飘落,洒落在他的肩头和发梢。
他伸出手,轻轻地触摸着那粗糙的树干,感受着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