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朱元璋忽然大笑起来,声音中带着几分莫名的意味,“刘伯温,你倒是个护犊子的好父亲,竟能把这事全往自己儿子身上揽!雄英是个什么性子,朕心里清楚得很。”
“他从小就机灵聪慧,却也是个倔强得很的小子,旁人说三道四,哪里能左右得了他?今日你儿子跟他谋划生意,不过是雄英自己有这个心思罢了!”
刘伯温闻言,心中微微一松,但脸上的神色却没有半分放松。
他依旧跪着,声音低沉:“皇上教训得是,太孙殿下天资过人,臣不敢妄议。但臣深知,若太孙殿下继续涉足商贾,难免有损皇家威仪,恐遭天下议论,臣实在心中不安……”
朱元璋眉头微皱,目光冷冷地盯着刘伯温:“刘伯温,朕看你是怕这事牵连你吧?你儿子虽然参与其中,可事情的主谋分明是雄英。你倒好,一门心思推辞到自己头上,这是什么意思?”
“臣不敢!”刘伯温连忙叩头,额头重重磕在地上,“臣只怕自己的过失影响了太孙殿下,臣绝无推辞之意!”
朱元璋闻言,冷冷地哼了一声,脸上的怒意却已经缓和了几分。
他知道,刘伯温这番言辞一半是为了护住自己的儿子,另一半却是真心在替太孙着想。这个老臣虽是“狐狸”,却也是忠臣。
他低头沉思片刻,语气终于缓和了些:“刘伯温,你给朕记住了,雄英是太孙,,需以天下为己任,而非将心思放在这些旁门左道上。你儿子与他的事,朕可以不追究,但你必须盯紧这小子,不准他再妄动主意,懂吗?”
刘伯温听罢,深深叩头:“臣明白,多谢皇上宽宥!”
朱元璋起身,慢悠悠地踱步到刘伯温身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忽然冷笑了一声:“你倒是想辞官撂担子,刘伯温,朕告诉你,朕还指望着你辅佐雄英,替他挡一挡那些明枪暗箭。你要是撂担子,朕第一个不饶你!”
刘伯温低头叹了口气,额头依旧贴在冰凉的青石砖上。尽管朱元璋的语气已经缓和,但他心里清楚,这件事情并未真正了结。
太孙参与商贾之事,哪怕皇帝口中说“可以不追究”,可在朱元璋的心里,这已经是一根刺。只不过,他聪明地没有拔出来罢了。
“臣谨遵皇上教诲,必定尽心辅佐太孙殿下,为皇上分忧,为太孙分险。”刘伯温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