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越来越多的人听到李渊招兵买马的消息,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名参军。负责招募新兵的军吏们很快便忙碌起来,但在审核应聘者的身份时却遇到了难题——其中不乏一些身为奴隶的人。按照惯例念,奴隶地位低下,不应与普通百姓享有同等的待遇。
面对这种情况,军吏们将问题呈报给了李渊。李渊听后,毫不犹豫地反驳道:“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刀枪无眼,弓箭无情,又怎会分辨谁高贵谁低贱?论功行赏之际,更不应有身份等级之分,一切都应以个人在战斗中的实际表现为准。只要英勇作战,立下战功,无论是奴隶还是平民,都应当得到公平公正的奖赏。”这番言论一经传出,引得众人拍手称赞,更多的人踊跃报名加入李渊的军队,一时间士气大振。
李渊亲自来到招兵处,看到那长长的应征队伍。他知道自己这些仁义之举是可行的,并且深受大家的喜欢和支持,他在心中盘算着,这种举措在自己成就大业之前是值得一直推广下去的。
平定霍邑城后,李渊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前行,最终抵达了黄河东岸的龙门。此刻,他静静地伫立在黄河岸边,凝望着那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涯的长安城。
李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只需一步跨过波涛汹涌的黄河,便能踏入关中大地,长驱直入直取长安。然而,这看似简单的一步,背后却隐藏着诸多艰难抉择和未知变数。
就在这时,李渊的军中将领们对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产生了严重分歧,并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派别。其中一部分将领主张暂且放下对河东郡的攻击,避免与屈突通所率重兵正面交锋。他们建议绕开河东郡,从龙门直接横渡黄河,迅速招降当地的义军势力,进而夺取潼关北面的永丰要地。按照这样的策略,在全力攻克长安之前,便可有效地掌控整个关中地区,为后续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相反,另一部分将领则坚持应当首先拔除河东郡这个顽固的“钉子”。他们认为,如果不解决掉屈突通及其所部,一旦大军贸然渡河入关,进攻长安之际必然会遭受来自后方屈突通军队的猛烈袭击,届时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因此,只有先铲除河东郡这一隐患,才能确保进军长安之路畅通无阻。
对于这两个建议,一贯行事谨慎的李渊并未匆忙做出决定。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先尝试招安关中地区的各路义军,并与其取得联系,待情况明朗之后再行定夺。
小主,
于是乎,李渊亲自提笔修书一封,寄往关中地区实力最为强大的义军首领孙华处。信中的字里行间,李渊充分表达了对孙华的敬重以及渴望其率众归附自己的殷切期望。
眨眼之间,短短的六天时间便如那流星划过夜空般转瞬即逝了。然而就在这看似短暂的时光里,却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为之振奋的大事——孙华果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他率领着自己麾下那气势磅礴、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风尘仆仆地赶来投靠李渊。
当李渊亲眼见到孙华及其军队到来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他简直喜出望外!只见他毫不犹豫地提起手中的毛笔,龙飞凤舞地大笔一挥,随即赐予孙华一连串极其显赫的官职头衔,以此来表达对他的赏识和恩宠。这些官职不仅代表着无上的荣耀,更是对孙华能力的认可与肯定。
紧接着,李渊丝毫不敢停歇,他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于是立刻又马不停蹄地与左统军王长谐一起统率六千名精锐的步兵和剽悍的骑兵,与孙华所率之部会合一处。随后,这支庞大而威武的队伍便雄赳赳气昂昂地横渡黄河,向着黄河西岸挺进。一路上旌旗飘扬,金鼓齐鸣,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最终,他们成功抵达黄河西岸,并迅速选择有利地形安营扎寨,准备迎接接下来更为激烈的战斗。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待就是三个月过去了。此时,一直按兵不动的屈突通终于有些沉不住气了。由于担心会遭到李渊军队的前后夹击,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屈突通果断派出自己手下的得力战将桑显和,率领数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深沉、月黑风高之际悄然渡过黄河,企图对王长谐的营地发起突然袭击。事发突然,王长谐的部队完全没有防备,一时间被打得措手不及,连连败退,形势万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