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秦王破阵乐(1)

威凤赋之李世民 momoca 2827 字 10小时前

首战告捷的李世民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率领骑兵马不停蹄地向前狂奔。两百余里的路程转瞬即逝,他们终于在高壁岭成功截住了宋金刚的主力部队。此时,宋金刚远远望见大唐的军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暗自叫苦不迭。他深知,如果唐军的骑兵能够如此迅速地出现在这里,那就意味着负责殿后的寻相部众已然遭遇惨败。事到如今,形势危急万分,已不容他有丝毫犹豫。宋金刚当机立断,迅速召集麾下将领,紧急部署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这场生死攸关的恶战。

李世民所率的雄师劲旅与宋金刚的虎狼之军在那险峻高耸、地势险要的玉璧岭一带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双方在此鏖战数十回合,喊杀声震耳欲聋,刀光剑影交错闪烁,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就在这战况胶着之际,刘弘基率领着他麾下的一众精锐部众如天降神兵一般,自西河一路南下,风尘仆仆地赶来与李世民的大军胜利会师。

宋金刚远远望见唐军的援兵已至,心中不禁大惊失色。眼见战局对己越发不利,他当机立断,急忙下令鸣金收兵。一时间,铜锣声响彻山谷,宋金刚的军队如潮水般迅速退去。

李世民眼瞅着宋金刚率领着大批人马仓皇逃窜,心急如焚。他紧紧拉住胯下战马的缰绳,双腿一夹马腹,便要纵马追去。然而,一旁的刘弘基见状,赶忙伸手拦住了他,并苦口婆心地劝谏道:“秦王殿下,咱们的将士们刚刚经历了数轮激烈的大战,早已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了。此时此刻,不如暂且就地安营扎寨,稍作休整。待到后方的粮草运抵,让将士们饱餐一顿,养精蓄锐之后,再行追击也不迟。况且您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可此时的李世民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战机的精准把握,果断地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宋金刚如今已是黔驴技穷,落荒而逃,其部众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眼下正是我军一举破敌的大好时机,如果稍有迟疑,让敌人有了喘息之机,得以重整旗鼓,设下重重防线,那时想要再攻克他们可就难上加难了!我身为大唐将领,肩负着为国尽忠、为民效力的重任,在此关键时刻怎能顾及自身安危?”!”言罢,他不再理会刘弘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率领着一队轻骑如疾风骤雨般策马狂奔而去。

望着李世民远去的背影,刘弘基无奈地摇了摇头,因为李世民不单单是他的统帅还是他的好兄弟,他也只得长叹一声,随后带领着其余兵马紧跟其后。

李世民心怀坚定信念,以生命为赌注去践行自己所做出的决策。他深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时间就是胜利的关键,于是毫不犹豫地率领着庞大的军队一路狂奔,马不停蹄地疾驰了整整一个昼夜。

终于,他们成功地追上了尚未完成布防的宋金刚主力部队。此时的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但李世民毫不退缩,下令稍作休整。大家纷纷从备好的马匹上取下干粮,匆匆填了一下肚子后便立即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之中。

这一场激战可谓惊心动魄,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日暮时分。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而令人惊叹的是,唐军在经过一整天的连续作战之后,非但没有丝毫疲态,反而越战越勇。反观宋金刚一方,则逐渐显露出败象。

最终,在经历了一天之内多达八次的残酷交锋之后,宋金刚及其部队难以抵挡唐军如潮水般汹涌的攻势,只得节节败退,狼狈地逃入介休城中以求自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李世民和他麾下的将士们已然连续两日未曾享用过一顿正经饭菜,且整整三天都不曾卸下身上那沉重的铠甲。这几日来,他们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行军作战,人困马乏。

终于,几位机敏的斥候历经艰辛,寻到了一处适合休整的地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负责后勤补给的队伍尚未抵达。无奈之下,众人只能先行燃起篝火,准备稍作歇息并解决温饱问题。

只见众多将士们纷纷从各自备马上拿出干粮袋,但当程知节将手伸进自己的粮袋时,却惊愕地发现其中空空如也,连一粒干粮都不剩了。他不甘心地又把手伸进去仔细摸索了一番,最后只摸到了些许干粮碎屑。没办法,饥饿难耐的他只得仰起头,将那些干粮屑一股脑儿倒进嘴里。幸运的是,尽管数量稀少,但总归还是有那么一点儿能够暂时缓解腹中的饥饿感。就在这时,一阵响亮的“咕咕”声从他的肚子里传来,引得周围的将士们哄堂大笑。程知节不禁有些尴尬,他一边用手挠着头,一边不好意思地笑道:“说来也怪,方才与敌军厮杀的时候,我可半点都没觉着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