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这段时间确实也准备了一些小说的稿子,当然他没拿出来,他都是准备等到12月那个会议之后,他再拿出来。
1978年这一年,因为还存在着一些思想上的争论,所以文学上的创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行。
前世国内文学界是在1979年1月份以后出现了一个创作的高潮。
到那个时候,才是他大量推出作品的时候。
至于说那个电影剧本《巴山夜雨》,那个剧本描写的时代背景是在那些年,所以他在今年12月份以后拿出来问题不大,至少他觉得明年1月份如果登载在《收获》杂志上,并不比那个剧本《瞬间》更敏感,更尖锐。那个电影剧本《瞬间》后来拍出来了,也没有过审,根本就没有上映。
前世电影剧本《巴山夜雨》是1979年的春天,那个豫省的李作家开始有此剧本的创意。当时他是从川省坐船出三峡顺流而下去沪上。他是应上沪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去编剧本,后来他在沪上写剧本的时候,把这个创意告诉了他的一个老乡,这才有了《巴山夜雨》的剧本。
当时这个剧本是在1979年7月份刊登在《十月》杂志的第4期上。
这部电影在1981年的第1届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上,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还获得了最佳音乐奖。另外这一届金鸡奖还专门为这部电影设立了一个奖项,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获得这个奖的有电影中的6名配角演员。
所以,这个电影剧本对于季宇宁来说,是不可错过的一个好本子。
这个剧本,季宇宁现在差不多快写完了,就差最后一点儿。这也算是他为明年的年初大量发表作品而准备的“干粮”。
他和小林姐说,这个本子的创意就来源于他前一段去南方拍戏,坐长江客轮溯流而上时的感受。
“小林姐,你不是还要在京再待几天吗?这样,你后天19号再过来,也就是这周四,我把本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