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怕,咱们坚持住,援军很快就会来的!”陈峰大声给战士们打气,可心里也没底。
就在这时,一支友军部队及时赶到,从侧面攻击日军,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节奏,陈峰他们趁机发起反击,才成功击退了日军。
经过这次危机后,陈峰更加意识到在这异国他乡作战的艰难,也越发珍惜身边的每一位战友。
在后续的战斗中,远征军虽然取得了不少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陈峰所在的排,原本几十人的队伍,到后来只剩下了寥寥几人,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继续跟随大部队在缅甸的土地上与日军战斗着。
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远征军在缅甸的作战任务也有所调整,陈峰他们接到了要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因为日军肯定会疯狂追击,要想让大部队安全撤离,他们必须要拖住日军。
“弟兄们,这次任务艰巨,但咱们绝不能退缩,一定要给大部队争取足够的时间,哪怕拼光了咱们这几条命,也值了!”陈峰看着身边剩下的战士们,严肃地说道。
战士们都坚定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在掩护撤退的过程中,陈峰他们利用丛林的地形,不断地设置障碍、打伏击,一次次地阻击着日军的追击。日军的炮弹在他们身边不断爆炸,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可他们毫不畏惧,死死地守住每一个阵地。
“排长,咱们的弹药快没了!”一名战士喊道。
陈峰看了看手中所剩不多的弹药,说道:“那就用刺刀,用石头,反正不能让小鬼子轻易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在他们的顽强阻击下,大部队成功撤离了,而陈峰他们却陷入了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弟兄们,今天咱们可能回不去了,但咱们死得光荣,为了祖国,为了远征军的荣誉,拼了!”陈峰高呼着,带着战士们与日军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搏斗。
在激烈的战斗中,陈峰身中数弹,但他依旧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朝着日军冲去,直到他再也没有了力气,倒在了这片他为之战斗过的缅甸土地上。
1. 日本:1942年,日本在东南亚持续扩张,企图完全控制缅甸等地,切断中国的国际援助通道,以进一步压迫中国投降。其在缅甸与中国远征军展开了激烈战斗,虽初期凭借优势兵力和火力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中国远征军的顽强抵抗也让日军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使其陷入了持久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在东南亚的侵略计划,也让其意识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2. 美国:当时美国已正式参战,在亚洲战场重视对中国的支持,希望中国能拖住日本,减轻其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对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美国一方面提供了部分物资援助和空中支援,另一方面也通过协调与英国的关系,来保障远征军作战的相关事宜,期望借此稳定亚洲局势,遏制日本的扩张势头,同时也为日后的反攻做准备。
3. 英国:作为缅甸的殖民宗主国,自身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难以抵御日军,向中国求援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英国起初对远征军的战斗力有所怀疑,但在作战过程中看到了远征军的英勇表现,不过其内部存在复杂的利益考量,有时在作战协同上未能与远征军做到完美配合,更多还是关注如何保住自身在缅甸的殖民利益以及恢复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担心中国因入缅作战而在缅甸扩大影响力。
4. 苏联:此时苏联正全力应对德国法西斯的进攻,主要精力放在欧洲战场,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虽有关注,但无力给予太多实质性的援助。不过苏联希望中国能在亚洲战场持续牵制日本,减轻远东地区面临的潜在军事压力,所以对远征军的作战行动持支持态度,从国际战略层面认可其对抗日大局的积极意义。
5. 法国:法国在欧洲本土已被德国占领大部分领土,其海外殖民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亚洲缅甸战场上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无暇过多顾及,更多是希望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能取得胜利,进而恢复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担忧日本在东南亚的进一步扩张会影响到法国在亚洲的残余利益。
6. 加拿大:与美国联系紧密,在国际事务中多跟随美国立场。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有所关注,主要是考虑到亚洲局势的稳定对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以及担心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会波及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潜在利益,希望远征军能在缅甸取得好的战果,助力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打击日本,维持地区的相对和平稳定。
7. 澳大利亚:1942年澳大利亚面临着日本南进带来的直接威胁,其本土安全受到极大关注。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缓解了澳大利亚面临的军事压力,所以澳大利亚对远征军的行动持积极支持态度,也希望能与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抵御日本在东南亚的侵略,保障自身的安全以及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8. 印度:当时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靠近缅甸战场,印度民众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有一定的知晓度。远征军在缅甸抗击日军的行动,让印度看到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决心,也激发了部分印度人反抗殖民统治、参与反法西斯斗争的热情,同时印度也担心日军若进一步侵占缅甸,会威胁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