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一冬天,老汉俺跟着你们,也多了些收入,二丫这脑袋是真够用。”
徐老汉哪有不高兴的,每年冬天没有多少活,他只能日日待着。
如今有了苏二丫这个稳定的客户,日日都有六七十文的收入怎能不高兴。
本来灯笼卖的少,村里人还没在意,这徐老汉突然要做一百多个灯笼的架子,村里人这才知道。
人家苏二丫卖什么卖?那可是个搂钱的小耙子!!
听说人家卖灯笼一日就有一百多文的收入看呢,这才村里都顶个成年男人了。
那何二妮还说什么老苏家要卖苏二丫,这不纯属扯淡么?谁家能把搂钱的耙子给卖了。
紧接着不少人都到了徐老汉家去打听去了。
“徐叔,这玩意就是做灯笼的的?一日要做多少个?”
“大爷,这玩意好卖不?他们老苏家天天都做?”
徐老汉也不知道苏二丫乐不乐意告诉大家伙,撵野狗似的把来打听的人都给赶走了。
“去去去,俺就是个做木匠的,要问去老苏家问去,人家赚钱的买卖,你们在俺这打听个啥。”
老苏家院子内,如今不止苏薏和两个哥哥,就连李逢春和苏老太都跟着忙了起来。
李逢春负责剪纸,苏老太太负责粘灯笼!
苏三郎和苏四郎两个人配合打着下手。
就连不能动的苏老二都被亲闺女给安排了活,送到的细木条需要组装。
这下子苏老二一天也没时间想东想西了,做不完的灯笼架,根本做不完。
苏老爷子又抱到屋里一筐细木条,苏老二不禁瞪大了一双牛眼睛。
“瞅啥瞅,赶紧做,做完了还有呢。”
父子俩看似严肃,这嘴角的笑都要咧到耳朵边了。
前日他们去了一趟县城,还是苏老爷子带着三个孩子。
村里有到县城的牛车,一人两个铜板。
四个人背了四个大箩筐一共一百二十多个灯笼。
苏老爷子带着机灵的苏四郎。
有些木讷的苏三郎则是和苏二丫一起,两两一伙打算在县城的集市上卖。
结果还没等到集市呢,苏薏拿出的小灯笼就吸引了一群孩子。
虽然是县城,可也从来没见过这么精致的小灯笼。
因为都是卖给小孩子,苏薏最近画的都是一些小动物的造型,惹的那些孩子扯着大人就不松手。
“奶,奶奶,您给我买一个吧,这小灯笼真好看 。”
“呜呜呜,娘,您不给我买我就不走了,不走了。”
那些带孩子的大人没法子,而且这小灯笼又精致又好看。
里面的蜡烛用完了还可以放新的,这马上又过年了,也就给孩子买了。
等到晌午的时候,爷孙四个在约定的地方一碰头,好家伙!
一百二十七个灯笼就剩下二十几个了。
一百个灯笼,那可是四百多文啊,苏老爷子要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爷,咱们今日吃馄饨吧!”
这大冷天的,四个人在外面站了一天,只不过是卖灯笼卖的太好大家都忘了冷。
苏薏这么一说,几个人肚子都叫了起来。
“馄饨?馄饨好吃吗?”
苏四郎缩着脖子一边蹦一边问,不动起来实在太冷了。
苏老爷子本想拒绝,可看苏三郎和四郎有些期待的眼神,又想到今日赚了四百多文。
“行,走,爷带你们吃馄饨去!”
街对角就是一家馄饨店,这种小生意也不会逢高踩低。
“爷们儿,这是带孙子出门?要几碗?”
大碗馄饨是七文钱一碗,小碗的是五文钱。
苏老爷子想说要三碗,他不饿吃点馒头就成了。
“三个大碗的,一个小碗的老板!”
没等苏老爷子说话,小丫头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
“你这孩子,有钱得省着用,下次可不能浪费了。”
苏老爷子也舍不得说这小孙女,不过还是不能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知道了爷!嘿嘿,下次不会了。”
等馄饨的时候苏老四几次想说话,却都没开口。
“四郎,咋了!爷看我这四孙子是不是有啥话啊?”
苏老爷子问道。
“馄饨来喽,几位慢用。”
“哎呀,馄饨来了,爷,一会俺在和你说。”
看到那馄饨谁还顾得上说话啊!
苏老爷子多次到镇子县城可也很少在外面吃东西。
那馄饨冒着热气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热乎乎的馄饨夹一个放到嘴里,一口咬下去全是肉香。
这种味道和家里做的可不一样,七文钱一碗馅大皮薄真是一吃一个不吱声啊!
爷孙四个谁还顾得上说话啊,扒着馄饨碗就是一顿早。
最后一口馄饨汤下肚,苏老爷子忍不住发出长长的叹息。
要是日日吃上一碗馄饨,他这辈子值了!!
苏三郎和苏四郎更是恨不得把碗都舔了,这绝对是他们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馄饨。
“奶和娘他们要是能吃到就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三郎看着馄饨碗突然双眼通红。
“爷,等我长大赚银子了,就开个馄饨铺,让家里日日吃馄饨。”
苏三郎的话给苏老爷子说乐了。
“你个混小子像呢你爷,你爷俺小时候看到那卖糖葫芦的啊就走不动道。
那时候爷就像啊,等爷长大了就卖糖葫芦,可劲吃!”
“哈哈哈哈哈”
爷孙几个都被这话逗乐了。
灯笼卖完后,苏薏又偷偷买了二斤肉和二斤骨头。
等苏老汉看到的时候已经是在车上了。
按理来说他该说两句,可一想到苏三郎今日那话,最终就当没看到。
孩子们日日出门赚的银子,他一个当爷的算了,还能活几年。
“对了,四哥,你刚才一直想说话,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