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心善的人看不下去,比如村里那对孤寡老夫妻,回房摸了两个红薯扔到了外面。
有人看到立马招呼其他人,“这家有吃的,快来啊!”
得了红薯的人捡起红薯,却没有离开,反而和其他人推搡着要进院子。
村长带着村里的青壮年赶了过来,手里举着锄头、镰刀、耙子,看着还挺唬人。
流民看这架势一哄而散,果然人都是欺软怕硬的。
撵走了这些流民,村长召集村里人到村口。
“大家伙儿,今日这情形,咱们心里可都要有数。”村长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声音虽不高亢,却清晰地穿透了四周的寂静,“外面流民如潮,一波接一波,眼看这日子是越过越艰难了。”
一位中年妇人忧心忡忡地接口,“咱们自家的日子也紧巴巴的,哪还能顾得上那些外来的。可眼瞅着他们饿得皮包骨头,心里也不是滋味。”
村长意味深长的看了那对夫妇,还有刚刚开口的妇人一眼,“我理解大家的善心,但现实是残酷的。
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村子的安危。谁若是不顾大局,私自施舍,一旦引来更多的流民,后果将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他特意停顿了一下:“你们是心善,但你们想过没有,那些流民可并非都是知恩图报之辈。
一旦有人尝到了甜头,便会四处宣扬,引来更多的不速之客。
咱们村有多少人?一个人又能抗得住几个人?家里老弱妇孺自己管得过来吗?都自己掂量掂量!”
村长说完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村长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同情,而置整个村子的安危于不顾。”有人低声附和道。
“是啊,咱们得为自己的家人。”另一人也点头表示赞同。
都是朴素的农家人,平日里有点善心大家都会夸赞,可如今是特殊时期,乱发善心是要死人的!
看到大部分都听了进去,村长心里也稍安。
“村里的青壮年还是和往日一样,在村子周边到处巡逻,有流民就驱赶走。
马上就过年,人只怕会越来越多。
咱们村里遇到事都互相帮助,兴许撑过年关,官府会妥善安排他们。”
村长的威信还是在的,村民都很信服。说完这些村长这才让大家都散了。
韩煜回家几日,因为有灵泉水,伤口好得很快。
他刚刚也去听了村长的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