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各朝陷入疯狂!东亚十大名将?

民心动荡。

民心向外!

稍微处理不好。

便有可能动摇到皇权根基。

眉头皱了半晌。

朱元璋叹了声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啊!”

一旁。

朱标感受到了父亲的犹豫。

沉思片刻后道:

“父皇,儿臣以为,经过此事之后,海上淘金定然成为天下大势!”

“到那时,开不开海禁,恐怕就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住的了。”

“所以,与其跟民间落得貌合神离的下场,倒不如先做打算,筹划出一个合理的规程要紧。”

朱元璋经历何等丰富。

又怎会不懂这个道理?

只是……

“标儿你说的咱知道。”

“但海上贸易的潜力你也都看到了,其中的利润简直惊人!”

“百姓们在田里忙活个半死最后也不过才勉强温饱,可出去随便跑趟海就能赚个几倍的财富。”

“那么久而久之,还会有谁甘愿老老实实地去做农活?”

“而没有人做农活,就意味着粮食会变少,国家抗风险能力会变差呀!”

“如此下去,我大明社稷何以安稳?”

虽然后来读了不少书。

但由于农民出身。

老朱本质上的思想方式还是颇为保守。

停留在自给自足。

凭着双手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勤劳致富的阶段。

所以对他来讲。

土地、人口才是这大明的根本!

而后世人在谈及古人时。

都避免不了对此嘲讽一番。

说经商能赚多少钱?

你种地又能赚多少钱?

死守着那开不出花来的泥土有什么出息?

可是。

当你跳出历史背景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时,本身就是在耍流氓了!

对于皇帝来说。

国家其实就是他私人一家之天下嘛。

而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就是稳定吗?

商人敛财速度虽快。

但却容易流动,难以管理。

可农民就不一样了。

往哪一坐,这辈子基本就在田里扎根了。

只要你让他吃饱饭活得下去。

不仅听话便于驱使。

还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简直不要太有性价比!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标听后。

低头沉思了良久。

就在朱元璋准备摇摇头放弃这个想法之时。

他突然抬起头来,眼神明亮。

“父皇无须忧心!”

“虽然出海挣的钱比种地多,但这地照我看,应当是荒废不了的!”

老朱闻言。

瞥了他一眼。

“哦?”

“为什么,你说说看。”

朱标顿了顿后道:

“您且看那英国,从当初一小岛发展至今,肯定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可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依旧放任民众继续逐利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