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桂嬷嬷大骂

说着宁太后轻轻拍着自己的手背,“熠儿当了皇帝没什么时间来看哀家也就罢了。怎么灵儿这个继后也不知道多来看看哀家,哀家的儿子死了,女儿也远嫁他国了,身边没一个亲人,就只有川儿时不时来看望哀家,人老了,没什么念想,就只求有个体贴的孙儿在身边。”

昭煜帝最烦宁太后这副,惺惺作态,表里不一的样子了,跟那戏班子有什么区别,一把年纪了还倚老卖老。

宁太后话里话外说着琼皇后的不是,琼灵是当了昭煜帝的继后没错,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宫里面有哪个人敢这么叫她继后?那她这么多年坐在这皇后的位置上不是白干了吗?也就只有这个宁老太婆一见她面就恶心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琼皇后可不惯着她,拿出一国之后的威严和气势冷道:“太后,您这话可就不对了,当初可是您老人家让本宫少去华蓉打扰您的,看来您是年纪大了,记性也越发的差了。”

还不忘提醒着宁太后:“对了,太后,远嫁澜国的义阳公主前几日来信说要回大昭探亲看您被皇上安排到三个月后,听说义阳公主自从流产流掉了一个孩子就再不能生养了,啧啧。”

宁太后也不恼,反而是指责到琼皇后,“是啊,哀家的义阳公主太命苦了,当年皇后刚和皇上成婚,就把才及笄的绾柔封为义阳公主去和亲,如今十余过去了皇后却没为皇帝生下一儿一女,也多愧熠儿大度。”

这段话无疑在刺痛着琼皇后的心和控诉昭煜帝当初把刚及笄的义阳公主送去和亲的无情。

昭煜帝拉过琼皇后的手,掌心温暖有力的握着,坚定的看向琼皇后,“无论皇后是否能诞下皇嗣,她都是朕的皇后。”又居高临下的看向宁太后,“再说,太后您一把年纪了,还为朕担忧,真是劳苦功高,但朕已经有了七个孩子了,已经不急于皇嗣了。”

宁太后见不得昭煜帝和琼皇后这般一致对外的恩爱夫妻样。直接开门见山道:“皇上,川儿被青楼女子诬陷的事可知晓?”

昭煜帝装的一脸懵,随后怒道:“太后,青楼女子?太后可别是说错了,这可事关皇室脸面。”昭煜帝可不想和这个五儿子的所作所为有一点关系,他可丢不起这人,当然得装做不知道的样子。

“是被诬陷!哀家也是不久前知道的。”宁太后才不想和昭煜帝弯弯绕绕。她又是傻子,难道不知道这事关皇室脸面么,这昭煜帝还在这装无辜。

琼皇后道:“皇上,你忘了,庆功宴上赵双禀告过的。”

昭煜帝一副想起来的样子,让宁太后气得牙痒痒,忍气平和的问道:“现在人被关在了京都府衙的大牢,皇上想怎么处理。”

“皇上,依臣妾看,还是先把平王关在大牢里,等事情查清楚了再放出来。”琼皇后接道。

宁太后抓住了琼皇后的错处,道:“哀家同皇上说话,皇后你也太没有规矩了,后宫是不能干政的。”

干政?琼皇后连连冷笑,质问着宁太后:“那太后这是在干什么呢?”

宁太后理直气壮的回了句:“处理家事。”

昭煜帝是站在琼皇后这边的,“皇后也是在处理家事,不算干政。太后这么早就得了消息,可是京都府衙中有人来报信了吗?”昭帝煜问的犀利,这就像是在问宁太后京都府衙中是否安排了自己的人。

宁太后理所当然的说道:“是川儿的身边的侍卫进宫求见哀家时说的。”

“太后既然这么说,那就依皇后的话,先把平王关上几天,什么时候查清楚了,什么时候再把平王放出来。私下说是家事,明日放在朝堂上便是政事。”昭煜帝态度强硬,偏不如宁太后的意,他就听琼皇后的话怎么着了。

说完这话的功夫,七皇子温执玉一个人走进了殿内,他只冷冷的看了一眼宁太后,便朝昭煜帝和琼皇后行问安礼。

行完问安礼,七皇子温执玉便坐到了宁太后的对面,手拿扇子轻轻的敲打着靠椅。

宁太后原想反驳几句昭煜帝的,瞧七皇子温执玉一进来便不吭声了。只道:“皇上这么说了,那便依皇上的意思,平王是哀家一手带大的,还请皇上盯着下面的人查清楚些,把平王交给长司院的人。”

昭煜帝还没开口说,七皇子温执玉就道:“平王是否清白是否交给京都府衙或是长司院都轮不到太后你来作主,这事已经查清了。人证物证居在,本王来就是禀告父皇的。”

昭煜帝和琼皇后暗爽,怼得好,小七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