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钱同样需要还,可如今的亲情不一样,因为土壤不一样,因为一些老规矩,老人在,不分家,每年一起过年,即便家人很多,却亲如一家,自始至终你没体验过小家是什么,那就无从说起是否这个人自私,因为你没机会自私。
这就导致没出五服的人,活了大半辈子跟某某家一直是一家人,你说老祖宗死了,难道在情感上就能立马扭转态度?说老祖宗死了,你只是我堂叔的儿子,咱们两家不是一家人?这可能吗?
所以七八十年代,家里做点好吃的,说给你某某叔,某某大伯送点过去,非常正常,非常常见,因为上半辈子都是一起过年,有啥事老祖宗让你去帮他,你还能反驳不成?
所以这种宗族亲,非常可怕,古代那都是大家族,豪绅,世家等,都是用自己人,因为轻易不会背叛。
举族之力送你入朝为官,福泽全族,而到了这个时代,则是举全村之力送你去上大学,不过这个现象,你只能在七八十年代还能看到,过了这个时代,你就看不到了,毕竟凭什么全村凑钱给你上大学?
想法变了?不,是土壤变了,莫说同村,就是亲大伯,亲叔叔负责送你去上大学都有不愿意的,何况是陌生的没出五服的族人?
可现在的族人还是很亲的,所以狩猎队请他们帮忙,只要不是危机以及利益,他们是不会背叛的,这个购粮消息短时间内也不会泄露,可等雪灾成为既定事实,可就未必了。
毕竟亲叔,亲大伯知道你家有一千斤粮食,而他买不到粮食,要么你借他点,要么他会因为这种不平衡把消息传出去。
这个消息注定会暴露,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可苏宇还是那么急,但凡购粮分为多次,每次少一点,这个消息也不会泄露。
所以黄夙娥深刻认识到,粮食要涨价了,否则苏宇不会那么急,而她忧虑的就是怎么开口跟苏宇说?帮帮她的家人?
最终她决定不开口了,如果苏宇忘了她家里人,那她就在离开时给家里人偷偷留下钱,叮嘱大哥去买粮,大不了入黑市时小心点。
这才是她特意带了钱过来的原因,她包裹里,可不止带了二百,因为二百可买不到一千斤粮食,因为黑市不需要粮食买粮,只需要钱,同样的,黑市价格也不是粮食局能比的,价格会贵一些,而大雪天,无疑会更贵。
她可是足足拿了五百块钱,如果苏宇不开口提醒,甚至没打算帮她家,那她就偷偷给钱,如果苏宇开口提醒了,但没有给粮票或者票,那她就给。
因为苏宇只为家人买了粮,好几天了,没有提起这件事,她心里不踏实,因此她准备了多种方案,当然,她也不是说只为帮家人,而损害自己男人的利益而不顾的人,但救命粮,她必须出手,至于以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只是她没想到,苏宇虽然没提过帮她家的事,但心里一直记得,并且随身携带了粮票,可以走正规程序购粮,还给了购粮钱,这让她心生愧疚,之前心里的埋怨,仿佛是一个巴掌,抽的她七荤八素。
“别多想,谁不是娘生爹养的,你明知明年有灾,想出手帮助你家里人渡过难关,人之常情罢了,我才娶你一年多,而岳父岳母养育你了十八年,你要是都忘了,那才让我怀疑你的人品呢。”
“那你不怪我拿咱家的钱给我娘家吗?”
这种行为,几乎是禁忌,婆媳之间吵架,往往都是儿媳妇拿东西回娘家,被骂导致的,因为穷所以才斤斤计较,或许儿媳妇只是拿几个窝头回娘家,可婆婆看到就觉得败家了,说白了就是穷。
你想啊,有些老人甚至自杀,只为省下粮食给孙子吃,她能不计较太多吗?
“这又不平时,这是救命,我怎么会怪你呢?女子也有赡养义务,别多想,我既然娶了你,那你的义务,自然也是我的,有能力就多出,没能力就少出,尽心即可。”
“嗯,当家的,你人真好。”
得,被发好人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