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是师傅亲自和的,面条是师傅亲手拉的,根根劲道十足。
水开放面条,煮熟后捞出过凉水,再将小青菜烫熟,放入面里,撒上蒜末、葱花,加入辣椒面,淋上热油。然后加二勺生抽、一勺陈醋、再浇上师傅特制的独家酱料,最后放一点点白糖提鲜,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油泼拌面就做好了。
绣夏替徐清野将面拌好,每一根面条上都裹上了酱汁,颜色鲜艳,入口妙不可言。
堂堂贝勒福晋吃饭自然不会只有一碗面,徐清野手边还放着一碗紫菜蛋花汤,汤上飘着些葱花。
弘晖面前也是同样的配置。
桌面满满当当放了十几牒小菜,有热菜有凉拌菜。
徐清野埋头吃了大半碗,才减慢速度,开始夹菜吃。
弘晖如今长身体,吃得更加猛,一口气将一碗面炫光,又叫人再去要一碗。
厨房马上又端上来了一碗,放到弘晖面前。
清朝这时候奉行“减食育儿法”,人们普遍认为,小孩吃多了容易上火,饿一饿,才对身体有好处,便严防死守孩子们吃东西。
这种情况在清宫里更加严重,阿哥公主一般都是由身边的乳母带大,若是生母或者养母关心孩子还好,若是那些不受宠的,乳母就会故意克扣阿哥公主们的口食,打着为他们好的名义让他们忍受饥饿,以满足自己扭曲的内心,同时更好的控制阿哥公主们。几岁的小孩子没有是非观,自然听从陪伴他们最久的乳母,连告状都不会。
徐清野自然不会让弘晖连饭都吃不饱,弘晖在不吃撑的情况下,徐清野都是让他放开吃的。
弘晖进了上书房后,徐清野还安排绣夏每日给弘晖准备好带的糕点,防止他肚子饿。
上书房那儿的厨房,想要吃糕点可得拿钱砸,徐清野虽然不差钱,但也不想花冤枉钱。
将一碗油泼拌面吃完后,徐清野摸了摸肚子还有些意犹未尽,只是她现在已经不比从前年轻的时候了,吃多了晚上真的会积食肚子疼。
母子两人吃完后去院子里转圈消食,等到天将黑时,弘晖向徐清野告辞去了前院。
坐在梳妆镜前拆头发时,剪秋走进来说道:“福晋,贝勒爷去了丹枫院。”
徐清野点点头,表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