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韩春明才从书桌前起身离开。
次日。
建筑局办公室内,参与投标现场评审的三名建筑师与汪建国正展开深入讨论。
汪局长手中拿着的正是那本建筑科普读物,三位建筑师则一边审视手中的标书,一边记录下各自的分析见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阳光透过窗户逐渐偏移,整个上午过去了。
直至中午,汪建国与三位建筑师仍留在办公室内,有人特地将午餐送至此处。
时间紧迫,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下午两三点时分,三位建筑师已基本完成了对五份标书的详尽分析。
身边的纸上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几页,经过几番比较,各份标书的优势和不足已然明朗。
“汪局长,分析完毕了!”
此刻,一位建筑设计师率先起身,双手呈上自己的剖析成果递交给汪建国。
“辛苦您了!”
汪建国接过来,认真审阅起来。
依据各自的审美倾向,不同的建筑在设计师的眼中自然会被赋予各异的笔墨篇幅。
尤其是对于那些深得其青睐的作品,设计师会进一步进行优选排序。
这位据说拥有海外求学背景的设计师,首推的是金盛建筑公司的圆形大厦之作。
现代风格!
完全采用现代化材料构建,设计理念注重功能至上,形态可以灵活多变,将多种几何形状巧妙融合。
他已在纸上详尽阐述了该建筑的风格特色,并对此做了一番解析。
尽管部分论述略显晦涩,但仍能让读者把握其核心内涵。
在后续内容中,他还明确指出了标书中哪些部分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
当然,任何设计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这些短板虽可通过一定措施缓解,却无法彻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