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戏精啊!

按习惯复制一下,原版保存。

取一个复制版鱼竿,把所有部分包括布袋都分解,然后进行材料分析!

分析结果:

1.布袋是蚕丝染色编织裁剪缝合而成。

2.铜管扣是黄铜黄金的合金锻造打磨出来的。

3.竹筒和“鞭杆”是铜竹泡桐油而成。

4.绑绳是蚕丝和某种动物的筋鞣制的。

5.鱼线是蚕丝、某种动物的筋和某种树脂一起编织鞣制而成。

6.鱼钩竟然是不锈钢!古代有不锈钢吗?看来古人的手艺不容小觑啊!

李战运用空间的能力改进了鱼竿:竹筒内部结构改变,更加坚韧;金铜合金的管扣用不锈钢仿制;鞭杆的粗头部分由细绳捆扎变成用不锈钢无缝管箍上;鱼线变得更细,材质更加紧密坚韧透明;鱼钩用更加优质的不锈钢材质的现代鱼钩替代,而且都用鱼线预先绑好,替换更加简单。

组装好,试了试,轻便坚韧顺手。不过有一点不是很美丽。就是拆解后还有一米二左右,太长了不好携带!

这点小问题难不住李战,竹筒分成两段一根变两根,用管扣连接。;“鞭杆”也一根变两根,用不锈钢无缝管箍上,然后用管扣连接。

再次组装起来,手感和以前差不多,还是一样的坚韧顺手。就是重量增加了一点。

把两种版本鱼竿复制多份,在大空间里进行破坏性试验。经过反复试验,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定型。

三种型号:

一型,两段,一段竹筒长1米,一段竹编鞭梢,长1.2米,中间用不锈钢螺纹接头连接,不锈钢管扣加固。不锈钢表面黑化处理。总长2.2米,重量0.85千克(不带鱼线)。

二型,三段,两段竹筒长1米,一段竹编鞭梢,长1.2米,中间用不锈钢螺纹接头连接,不锈钢管扣加固。不锈钢表面黑化处理。总长3.2米,重量1.25千克(不带鱼线)。

三型,五段,三段竹筒长0.6米,两段竹编鞭梢竹编竿,长0.6米,中间用不锈钢螺纹接头连接,不锈钢管扣加固。不锈钢表面黑化处理。总长3米,重量1.35千克(不带鱼线)。

看着自己的杰作,就联想到大鱼上钩的满足感,钓鱼佬的快乐谁能体会的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