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没落的邯郸城

邯郸城根本性的一次大衰败,应该始于赵国灭亡之时,公元前二零八年十月,秦国大将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在李良的引导下,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而当时的赵王赵歇带着一小部分心腹重臣,在城破之前就狼狈的逃往了巨鹿。

小主,

章邯担心在秦军撤离后,赵地的百姓又会据城为守,给秦国带来一些后患,便下令手下的秦军,对邯郸城进行彻底的摧毁,除了荡平所有的建筑物之外,还将原来邯郸城里的百姓尽数迁往河内郡,以期彻底铲除赵国复仇者的根基,于是,这座自春秋以来,曾经兴盛了数百年的名都就这么被毁于一旦了。

进入汉代时期,汉高祖刘邦立其四子如意为赵王,建都邯郸,因原来的赵王城已经被彻底毁坏,便在大北城的西北角,建成了以温明殿为主体的邯郸宫,大北城又成为汉代的居住区和商贸区。

西汉时期的邯郸,作为汉代诸侯国赵国的都城,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性发展了二百余年,到了西汉后期,邯郸一度发展成为除了京城长安之外的“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一。

邯郸在五都中位居第二,是当时全国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经济中心城市。这充分表明汉代的邯郸城,也是一个人口众多、通衢发达、商业兴旺、经济繁荣的大都会,其人口和经济实力,虽然不一定能全面超过战国时代的邯郸,但也应该相去不远。

但是邯郸城在东汉初年,又再次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在王莽创立的新朝末年,刘秀与王郎在邯郸城进行了一场剧烈的攻守战。这次攻守战前后持续了二十余天,使邯郸的人力、物力再次遭受严重损耗,城市各种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那之后,邯郸就再也没能恢复元气了。

再后来,邯郸城又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初的无数次战乱,邯郸最终便从一个曾经繁华的大都市,逐渐衰败成一个无人问津、极其普通的小县城了。

结束了她那曾经无比繁华辉煌的历史,而成了“风萧瑟,繁华一瞬;空陈迹,一派荒凉人叹息!”的萧条景象。

在政治地位上,邯郸也从曾经的一国之都,逐渐衰败成或属洺州、或属武安郡、或属磁州、或属广平府管辖的,仅拥有弹丸之地的小县城。

正式进入明代之后,虽然因为邯郸所属的广平府,为京师所辖八府之一,朝廷也为此投入了不少的财力和物力,对其发展进行了一些扶持,但是效果还是极为有限。

比如,在明朝中期的成化年间,邯郸城登记在册的人口,也只有不到五千户,不足三万口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邯郸城的人口就算是在朝廷的政策扶持之下,仍然没能出现较大的增长。

至于胡文霆眼前所见的邯郸城,基本上都是进入明代之后,在数任官员的组织下,经历了几番修缮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格局。

比如,明宪宗成化二年,扩修了邯郸城,明武宗正德六年又进行了加修,在正德九年,又借导河工程对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嘉靖二十四年,又因邯郸城墙毁坏严重,时任知县又组织人员,进行了城墙的修缮和护城河疏浚。

而邯郸护城河的基本格局,是在嘉靖十年的时候兴建确定的,此后随着大明经济发展态势日益疲软,就再也没有能力对邯郸城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与扩建,因此其规模基本上就定格在了那个时候。

胡文霆眼前所看到的邯郸城,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其结构布局也很不规整,南门与北门的建筑虽然是对称的,并有一条大道相连。但东门与西门则不对称,东门偏南,西门偏北。

邯郸城内大致分为五个区域:东北区、西北区、东南区、正南区、西南区。东北区主要分布着一些官府机构,而孔庙、儒学、丛台驿等则在县治西南,递运所在西北区。阴阳医学、公馆在正南区。马军营、城隍庙、关王庙设在南门内。

在邯郸城的西门外还建有纪念廉颇、蔺相如、李牧等人的“三贤祠”,这才让人们依稀想起,这座城池在历史上曾经拥有过的那一段辉煌。

既然已经打算要在邯郸城歇歇脚,那么对于这处颇具纪念意义的地方,胡文霆少不了也要去转上一圈的。不过当他来到“三贤祠”跟前的时候,不由得又是一阵唏嘘,因为虽然“三贤祠”的名气不小,但此时却已经显得有些破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