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大唐的稷下学宫!投民一念起,刹觉天地宽

那时候,天下动荡,百家争鸣,各国政策多有不同,君主之治也是因人而异,自然,便多了许多辩题,更也多了许多吵闹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后来,当秦一统天下,这稷下学宫便迅速落败,更何况,现在天下比秦时还要稳固,而学说,发展了将近千年,儒学已是彻底的成为显学,就算再辩,又能辩什么呐?

但,事在人为。

这个地方,这个提议,终归是好的,张楚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学术辩论之事便就会多起来。

民学之下,各科各门,争吵的机会,多着呐。

渐渐地,声音开始平息,张楚这才重新出声:“正如诸位所说,大治,似是就要到来。”

“但,迎接大治,也不是简单的事。千百年来,就算所谓盛世,至多也不过只为天下太平百来年罢了。”

“更何况于大治之世乎?”

“那么,请问诸位,可曾想过,这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了吗?”

张楚目光扫过众人的眼睛,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具体建议和所说,顿时,刚才热闹的气氛,荡然一散,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张楚身上。

便是李世民,也陷入了沉思。

他为天可汗,他为九州之主,他口含天宪,神目如电,一句话,便可让东海之滨掀起狂浪,亦可让岭南之地同时为之欢呼。

他想要自己远超秦皇汉武,更是远胜三皇五帝,他内心有口气,想成为天下皇帝之楷模,想要缔造出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强盛王朝。

自然,想要做到这些,今日所言的大治之世,就必将要让它到来!!!

也只有如此,才能配得上自己所想要的千古一帝之名,只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光辉永远在苍穹之上,不会黯淡。

大唐,定要大治也!!!

第一个开口的,仍旧是孔颖达。

“想要大治也,定要吏治清明!”孔颖达所说的话虽少,但却让所有人心中一惊。

但,细细一想,心中都暗自颔首,正是如此。

想要大治,那么就要让直接掌控和间接掌控这天下的官吏,清正廉洁,行光明正大之事!

张楚颔首点头,贪污腐败,这是每一个政权都要防备的大敌。

“孔夫子所言甚是。”

“而且,也不仅仅要要律令严明,约束官吏,更需陛下带头守法,恪守为君之道!”

“如此,为天下人做出表率,陛下一人之心,则可调动千万人之心也。”

“若是天下人见陛下喜爱纷奢,糜烂至极,自然就会纷纷效仿,但,若是陛下一心为公,贤明于天下田野之间,天下人定也会争相效仿,如此,天下定是会至清至明!”

说着,张楚抱拳,冲李世民重重行了一礼:“大唐初定,正如朝阳升起。”

“陛下锐意进取,勤勉节俭,虚心纳谏,此乃天下人皆知之事。”

“某家虽位卑言轻,但所见之官吏,比如司农寺上下,尽管有些瑕疵,但也大多都是肃然恭俭,莫不敦敬、忠信。”

说罢,张楚也望向了房玄龄,魏征,柴绍,李靖等人:“诸公也多是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不比周,不朋党,兢兢业业,恪守为官之道。”

“当然,这是某家自己的眼睛所看,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知全能,或许,有暗中串联结党者,可,在陛下威慑之下,不敢冒头,故,今大唐吏治尚且还算清明。”

张楚轻声说道。

孔颖达颔首,对曰:“然,此乃历朝历代之规律,王朝初创,皇帝威望如日中天,诸公亦然,但,只依靠初创之君臣震慑,又能维持多久?一旦威慑消退,宵小骤出,各大所谓世族门阀抬头,天下大治,定然崩殂之!”

孔颖达直言不讳。

他现在精神正处于亢奋之处,对于所谓的世族门阀可没有什么好忌惮的。

所谓世族门阀,在他眼中,也不过只是土财主暴发户罢了。

李世民双眸微凝,他自然懂得张楚和孔颖达的意思。

正如张楚所言,现在就算有世族门阀,但,大体上还都是听从朝廷之令,不敢肆意各自为政,可一旦他们这群人离去,大唐,又将走向何处?

看来,这世族门阀,拉长了看,终归还是弊大于利,之前想要和世族和平共处的李世民,心里,有些动摇。

长孙无忌见此,不由心中微惊,但,抬头看了眼张楚和孔颖达,终归没有说话,辩解。

毕竟,世族门阀究竟有什么能力,能影响什么,前朝结局已是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了大家眼前。

他咽了口唾沫,只求今日所谓的稷下学宫,赶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