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京师的街头巷尾,传开了朝廷要让天下百姓识字的消息。一时间,茶馆、酒肆、集市处处都在议论。
在城中最有名的悦来茶馆里,三三两两的茶客,也在议论着这个话题。
“诸位可听闻,朝廷竟要教天下百姓识字,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端着茶盏,微微皱眉,率先打破沉默。
他对面的一位胖员外不屑地哼了一声,伸手抹了抹油光光的嘴巴道:“依我看,这纯粹是多此一举。那些泥腿子识字又有何用?能多打粮食,还是能多赚银子?”
“这话可就短视了。” 一位清瘦的老学究,慢条斯理地放下手中的扇子,摇头晃脑道,“识字能开启民智,知晓天下事,于国家长治久安大有裨益。朝廷此举,实乃深谋远虑。”
“话虽如此,可推行起来谈何容易?” 一位商贾模样的人,摇头说道,“一般人每日为生计奔波,起早贪黑,哪有心思和时间去识字?”
一名看着公子哥的人,听到这里,也是插嘴说话,带着一些自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本公子的七舅姥爷在翰林院做事,听闻朝廷早有对策,有一套新奇的法子,简单易学。”
一听这话,茶馆的人不由得都停下了说话,转头看向他。
这人的七舅姥爷竟然是在翰林院做事的,那是真得厉害了,说出来的消息,也肯定是最靠谱的了!
这公子哥看到这一幕,神情间更是得意了,继续说道:“这套法子啊,会发放专门的书籍,就像把所有字都编了号,方便百姓查阅,能自个读,也能查出来字是什么意思,据说连三岁孩童都能很快学会。”
听到这么神奇的事情,在场的这些人,彼此看看,明显有些不信。
但是,这位公子的消息,可是来自翰林院,那又岂会有假?
安静了一会之后,那胖员外皱着眉头说道:“这朝廷突然推行此事,背后会不会有什么别的考量?”
顿了顿之后,他满心疑虑地追加一句道:“莫不是又要加收赋税,打着识字的幌子敛财?”
听到这话,茶馆内又安静了一会,不过马上一堆人反对了。
“不可能,真要是为了收赋税的话,朝廷为何又要废除人头税?”
“没错,真要收赋税的话,何必那么麻烦另外去搞个收税的由头,还是收人头税,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费什么劲?”
“……”
在他们议论声中,有人出去,也有人进来。
这其中,又有新茶客过来,掌柜甚至亲自去迎接,要迎往二楼。
看这新茶客,似乎是个有身份的人,至少衣着光鲜,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他走到一半,听到底下人的说话,忽然站住脚步,对他们说道:“你们不知道此事么?要我说,此事绝对和财神爷有关!”
一听他的话,顿时,所有人都看向他,一个个都是非常意外。
茶馆内只是稍微静了下,随后,几乎每个人都急切地问起了话。
“这位员外,何出此言?”
“此事竟然和财神爷有关?”
“我就感觉,朝廷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做此事,早就料到和财神爷有关了!”
“……”
那人听到他们似乎真不知情,便伸手示意下,等安静下来之后,便开口说道:“财神爷前几天去铁路工地上视察,就当众说过了,眼下最为重要的就是识字,只有识字多了的人,能干的活就会更多。财神爷的那些买卖,也会优先雇佣能识字的人。”
“按照财神爷的意思,最好大家伙都能识字,这样买卖能做得大,识字的人,能干的活也多,大家都能赚到钱!”
“不管你们信不信,以我的直觉,朝廷要推出的识字新政,绝对和财神爷有关!”
这人说完之后,便不管下面的人,直接上楼了。
楼下的这些人,没有再拦着,而是兴奋地议论着新听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