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来买书的读书人没有多少。
书店的掌柜见两人不像是读书人便也懒得起身招呼,自顾坐在椅子上对账。
杨晚不太懂古代文房四宝要如何区分好坏,但有一点是通用的,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她仔细问了店小二各种文具的价格,挑了中等偏上的几种。
夫子要开始教村里的孩子们认字,练字的纸肯定少不了,店里五花八门的各种纸,杨晚看得眼花,不知道该买哪种。
宁川道:“买竹制的毛边纸吧,纸质细腻,薄而松软,托墨,吸水性能也好,价格便宜,最适合初学者用来练字。”
杨晚挑眉,“你读过书?”
宁川垂下头,手指摩挲着身旁的各种纸张,声音很轻:“以前爹娘逼着学过一段时间,后来见我实在顽劣便放弃了。”
“你家以前条件不错吧!”杨晚笃定道。
书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得起的,好些读书人都需要举全家之力供养,有些甚至需要全族供养。
听他的意思,只要他愿意,他爹娘便会一直供他读书。
宁川低声道:“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没了爹娘护着,我才知道世道的艰难。”
“日子还长,会好起来的。”杨晚不知该如何安慰他,有些事只能自己慢慢想开。
杨晚依言买了两百来张毛边纸,所有东西算下来竟花掉了十二两银子。
这放在普通人家都够用好几年了,读书果然费钱啊!
去结账的时候,掌柜诧异地看了两人几眼,没想到他们还真是来买东西的。
因为买的东西挺多,掌柜的便送了他们一个书箱。
两人刚要出书肆,很不巧又撞上了来买纸的杨大宝。
杨大宝盯着宁川还未背上去的书箱,里头装了满满当当的各种东西,光是纸就有一大摞。
笔墨都是他想买却买不起的,这一书箱的东西算下来没有十两银子拿不下来。
杨大宝伸手要去拿面上放着的砚台和毛笔。
宁川侧身挡住,快速将书箱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