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泽抖抖嗦嗦的躲在角落,见夫子果然开始考教起学问来,他狠狠为明韬捏了把汗。
反观正在被考教的明韬就显得镇定许多,他略一沉思便拱手朗声道,
“学生以为治乱兴衰当以民为先,以民为本,顺应民心方能长治久安。”
李夫子微微点头,追问道,“如何顺应民心?”
明韬思索片刻回道,“顺应民心,首要在于体恤民之疾苦,解民之困厄,”
“当施仁政,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此外还需兴教育,提民智,使百姓明理知礼,国家自然安定。”
李夫子听后,面露赞许,
明泽虽听不懂,但见自家弟弟回答流畅,且夫子听后很是高兴,一看就知道回答到了夫子心坎里,
他不由替自家弟弟高兴起来,还挺了挺腰板,一副我家弟弟就是厉害的表情,
只是还没等他高兴多久,就听见夫子又继续考教起来,
他刚放下去的心又提起来了,端是一副学渣操心学神的忧心模样。
只听李夫子问道,“若遇外敌侵扰,又当如何?”
明韬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若遇外敌侵扰,当以武力御之!”
“然武力并非唯一之道,更需以智取胜,当广结盟友,共御外敌,同时强兵利器,安抚民心,”
“国之根本稳固,外敌便难以撼动。”
夫子听后,抚掌大笑,“好!明年乡试你可下场,中举已是板上钉钉!”
李夫子身旁坐着的许山长也是一副欣慰之色,同时对明韬这个开蒙的恩师也看重起来。
他听明韬说过给他开蒙的恩师是秀才功名,可这份气度和学识一看就不止是秀才那么简单。
李夫子问的这两个问题事关时政,很有可能明年乡试就会考到,
从这里就能看出他不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迂腐秀才,他忧心时政,关心民情,难怪能将明韬教得那样出色!
许山长来了兴致,与李夫子相互讨教起学问来,
两人你来我往,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抒发己见,
像是找到久违的知己一般,两人将周遭的人和物都忘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