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私人占役现象在明末十分普遍,有的甚至终年没曾参与操练,而是摇身一变,成了能工巧匠,争取磨练技艺,使技艺“巧夺天工”。
于是李邦华提出“一补军伍,一精练拔,一清占役,一节马差,一省马军,一练神器,一习飞石”的改革方针,势要一改本朝之积弊、还天子一可战之军。
李邦华躬亲力行,一方面经常检查士兵人数,使得士兵不再缺额,并且亲自检查士兵素质与操练,及时裁汰不过关的士兵;
另一方面,禁止士兵参与工程、不准战马借出。使得京营的战斗力在短期内迅速攀升,至少可以参与城防守备。
在李邦华的努力下,京营战力大为改观——但京营的改革触动了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大多上书弹劾,将李邦华被赶下职位!
因此京营的改革到此为止,不过京营之中,依旧涌现出了一批忠勇双全的将领,有效减缓了明朝灭亡的脚步,比如京营名将黄得功,多次率军击败张献忠部队、抵御左良玉东下。
现在崇祯将目光再次转移到京营,崇祯依然派遣李邦华再次整顿京营!
李邦华提出要改变操练方法、慎重选择将吏、改造战车、精制火药、集中武器、责成防官、节约金钱、酌情兑马、演习大炮等九件事。
崇祯全部同意了李邦华的建议,只希望尽快恢复京营的战力,剿灭大顺贼廷!
1642年,大顺朝的永昌元年,大明朝的崇祯十五年,大青的崇德七年,永汉帝国的统元十二年,大家都在休养生息!
这一年常年累月都在时刻发生冲突的永汉帝国和大青战线,都减少了冲突,大家都在克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打算!
一年的休养生息,按理来说大家都会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现实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大顺朝的济世安民之策很好,只是老天爷不允许,当年冬天寒风冷冽,冬黍麦冻死大半,很多地区颗粒无收!
大顺朝付出了大部分的军粮,却得不到耕种的补充,流民们再次饥寒交迫,逃起了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