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劈波斩浪 寒星微光 3432 字 21天前

肖腾飞又叫来谭辉,古新宇说今天不再吃火锅,找了一家农家铁锅炖,点了一锅炖大鹅和几个小菜。大鹅刚下锅,韩锁柱马不停蹄地回来了。不但带回了图纸、申请房地产开发公司所有手续详单,还带了一份关于农机补贴的内部资料,这个对于古新宇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看了一遍,小心收进包内。

韩锁柱开车走了一次对他来讲的长途,很是过瘾,余兴未消地说:“省城车太多了,也不认路。幸亏冯叔带我,回来又把我送出城。老弟,你交的朋友个个都对你这么好。”

褚奎也说:“大成可没少说他大哥的好。今天一见真不一般,一个省领导,一点儿架子都没有。”

“什么架子?”古新宇,“去了肉都是骨头架子。我也是农民出身,什么省领导不省领导的,我根本没放在心上。不过,是我的兄弟,我就不会不放在心上,这点永远不会改变。褚姐夫,你就跟肖哥和谭哥把今年的工程干得漂漂亮亮的,以后再发展少不了你的位置。工资的事儿,你就放心吧,绝不会差。”

褚奎鉴完合同心里就有了底:”县长亲自到现场,你又鉴了担保,再看肖总,谭总也是讲究人。本来我就想来看看,没想到手续这么正规。这次是真没白来,干这么多年建筑,第一次感到心里踏实。”

“行,那就塌塌实实地干。吃完饭让我姐夫送你回去,十四号下午在这里雇两台大客去接人,十五号正式进入工地。褚姐夫,别看咱们鉴的是一家合同,工人要和谭哥两个工地串着用,一是防止窝工,二是少给工人放假,确保工人多挣些钱。”

“一切听从肖总,谭总调遣。”褚奎爽快地答应。

“好!”肖腾飞说,“我和谭哥研究好了,让褚兄弟专门管理这些工人,基本工资外,我们按每天出工人数,每人每天补助褚兄弟一元管理补助。多出点儿话什么都有了,你说呢,褚兄弟。”

褚奎没想到基本工资外,还有一笔补助,自然高兴,更是热情满怀:“放心吧,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工人偷奸耍滑,这一块钱挤也得成倍挤出来。”

“妥了。”古新宇觉得这才是完全地圆满了,举起茶水, “来,管他有没有菜呢,先干一个。”大家笑着碰了杯。

古新宇见这里大事已定,出去给陶青春打了电话,询问了农机补贴的具体事项,顺便说了粉制办公室的风波。

县医院,陈非的父母来看被打的儿子。见早上出去还好好的儿子现在被人打得鼻青脸肿,不成人型,心疼得不行。听说打人的什么事没有,反而儿子差点进了公安局,更是恼火,大声地问陈立东:“你是怎么搞的,侄子被打成这样,就这么算了?”

陈立东对哥嫂的感情,不只是兄嫂那么简单。他八岁失去了父亲,十岁失去了母亲,是比他大六岁的哥哥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兄嫂一起供他上的大学。在他眼里,哥嫂就是父母。对哥哥的责问,他不敢发火:“哥,打小非的人是省里领导。”

“省里领导怎么了?省里领导打人就不犯法?不行,我要去县政府告状,县政府不管我就去省政府。”嫂子不是个让人茬,站起来就要走。”

“别胡闹了。”陈立东第一次大声对兄嫂说话,“你们也不问问是怎么回事。”他放低声音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这还是人家高抬了手,不然别说小非,我这个局长受不受处分都不一定。”

他看了看病房外,见没有人说,“这几年我给小非揽的那些话,那个不是俏话儿,都赶上向各企业要钱了。就说今天,也就一两千的成本,我作价两万,以前的就更别说了。人家真要咬住不放,查下去,恐怕我都得回家,还告状,告谁去。”

他的兄嫂一下子蔫了,不再吵嚷,只能心疼地看着儿子。

“不行,不能白挨打。”陈非本想老叔能给他做主,帮他报仇现在一听没戏了,坐起来说,“拿我养好了,非要给他两刀放放血。”

“你可拉倒吧。”陈立东喝斥道,“人家把你那把刀封存了你不知道啥意思,别以为人家不知道你想什么。警察说对你们几个时时监控以为是吓唬你的?别没把人家咋地,你倒进了局子。”又恨恨地叹了口气。”这事你们别管了,找机会我和郑书记研究一下,我就不信姓古的能滴水不漏,我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上午因为有会,没来得及汇报工作。下午两点,陶青春便到了陈霆省长办公室,把工作做了汇报。陈霞觉得有些大事还需要丁荣辉书记说话,便带陶青春到了荣辉到省香书记办公室。

丁荣辉叫书把U盘插入电脑,把古新宇的讲话全部看完,又把主要的重看一遍,呵呵地笑了:“行啊小子,很有大将风范嘛。讲话不用稿,有理有据,环环相扣,还在会场互动,答疑解难。”又点点头,“小子不简单,这种开会的方法就很有借鉴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霆见书记赞不绝口,也点头:“丁书记慧眼识人呐。小古同志的确是少有的人才,高手在民间呐。”

丁菜辉点点头问:“青春哪,他下步从哪里开始,怎么往下走?”

陶青春听书记称呼上的改变,顿感亲切,说:“书记,省长,我回来前,他特意说了他的运作计划。他打算自筹资金在他出生地大原村建试点,争取三个月内建二十栋温室,二十栋大棚,一处养殖场,专做种猪繁殖,为全县养殖业打基础。同时把大原村低洼地块,改成水田;再建一处喷淋灌溉实验田。草原重新翻整,种植牧草,激活草原资源。这个目的其一就是再先在大原村动起来,让全县看到这次全面经济改革的决心,又给其它乡镇做个样板,指明一条清晰的道路。他会上也说了,今年夯实基础,明年全面投入生产,后年谋求再发展,这是他的第一个三年计划。对于工业,他昨天来电话说,有意向和一家出口贸易公司合作, 招商引资,利用废弃工厂,建一个大型服装厂,解决部分无业人员工作的同时,为财政创收。”

“他自筹资金?”丁荣辉有些不相信,“这也不是小数目,他算没算需要多少资金投入?”

“他经过了仔细核算,得二百多万。”

“二百多万?”丁荣辉吃惊地问,“一个年轻人哪弄这么多钱?”

“我也这样问。”陶青春说,“他说自有办法,不用我们操心。我知道他没多少积蓄,又追问。他说青峰县一砖厂吴厂长能支持他一大笔。青峰县一砖厂是全县纳税大户,去年盈利就在百万以上。这个砖厂我做了侧面了解,三年前还是个不怎么盈利,靠贷款维持的小企业。是小古同志进入砖厂后,经过两年的的全面整改,年年利润成倍增长,发展到吞并两家砖上的大企业。厂长我也见过,将近四十,称小古为兄弟,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只要小古同志开口,吴明厂长肯定会全力以赴支持他。”

“三年。”丁荣辉不由又吃惊,“三年前他才二十周岁,就能把一个企业救活,说他是天才不足为奇呀。”又问,“他为什么会想到自筹资金搞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