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买的有点多,姜莺想暂时把东西放在布庄,不过需要老板娘的应允。
“老板娘我们可以把东西暂时放在你这里吗?”
老板娘自然笑着答应的,这段时间不说她的店铺没人,就是整个镇上都没多少人来买东西。
人流最多的就是米铺和杂货铺,像他们布庄这半个月来姜莺还是他们店的头一个客人。
这个时候能有吃的东西比什么都好,因为姜莺是她这段时间的唯一一个客人,老板娘在姜莺准备离开的时候提醒了一句:“姑娘今年这天气比往年要冷很多,还是要多备点棉花才行。”
闻言姜莺点点头,确实需要准备些棉花弹被子才行,不过家里首先得准备上火炕才是首次。
姜莺和冬枣进入了隔壁的杂货铺,一人背着一个布袋,现在冬枣对姜莺是观音菩萨的弟子深信不疑。
不管她做什么她都会不质疑,两人一进入杂货铺就发现这家店的店小二要热情很多。
店里也有一位客人,正在买粗粮,姜莺好奇的问了一句:“粗粮多少钱一斤啊?”
正在装粗粮的客人顿了一下,他并没有抬头,听见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他下意识的皱眉,随即他沉声道:“八十文一斤。”
闻言姜莺瞪大了眼睛,八十?之前还是五十文一斤的!
姜莺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据原书中描写今年会死很多人,冻死了一批,还有饿死了一批。
现在天气渐冷,应该很快就会下雪了,两人在杂货铺里面逛了起来,正在装粗粮的少年抬头看了姜莺背影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冬枣进了这里她才变回之前的样子:“小姐这套茶具还不错耶。”
闻言姜莺看了一眼,是一套青花瓷茶具,的确不错,她点点头:“确实不错,马上吧。”
姜莺看到了小铁锅,她拿了三个小铁锅,冬天来了怎么能少得了火锅呢?
家里牛肉都有了,牛肚也有了,晚上就回去做火锅吃!
又买了好几斤香料,最主要是盐,这里的盐要五百文一斤,很多人都吃不起盐,煮菜的时候都只放一点点盐提味。
姜莺并不差钱,她一下就买了一百斤盐,主要是家里的牛肉需要很多盐。
黄豆、绿豆、黑豆她都买了各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