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很有节奏的从田里出来,哪怕每个人身上脏兮兮的,都掩盖不了他们的神采,不知为何,插秧的时候,好像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神圣的气息。
姜莺他们每天最少也能插秧二十亩田左右,这速度还是慢的,因为他们人多,加上两个小孩,一共二十一个人。
插了几天的秧,普通的秧苗已经插完了,现在只剩下紫米和黑米了,经过几天的生长,它们又长大了不少。
可以插了,于是在姜莺的指挥下,众人把紫米的秧苗插了起来。
当初买种子的时候,姜莺买了一样的数量,三百多亩田,每种买了八百多斤的谷种子。(一亩田要八斤谷种,可以百度搜索)
在场的人都是第一次种紫米,因此每个人的动作格外的小心翼翼,就怕扯坏了。
因此种起来费的时间比普通秧苗多了一倍的时间,普通秧苗的时候,只花了六天半的时间。
而插紫米秧苗花了九天半的时间,现在只剩下黑米秧苗了,同样也花了八九天的时间插的。
而管理农场的杨铁柱他们,依旧是轮流时间回去插秧的,他们家的田本来就不多,最多的一家也就八亩田。
最少的那家只有五亩半,每亩产量也就七八百斤,还要上交一部分的税,到手的粮食就没有多少了。
不过今年的不一样,他们东家给他们几家分了些猪粪和牛粪,今年的产量肯定比原来的多。
因为他们和村里没有动物粪便的家人做过对比的,他们家的秧苗长得都比别人的好。
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家里的田就是他们一家子的命,产量能提高,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不过现在的一切都是他们的想象和对比出来的,还没有得到结果。
几家人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家里的秧插完了。
再说姜莺这边,田里的秧插完了,她就准备走下一个步骤了,买鸡鸭和鱼苗。
虽然可能会干旱,但她想放些鱼苗在田里,最好是鲤鱼,等秋收的时候,她就有稻花鱼吃了。
至于鸡鸭?自然是防备昆虫,要是突然来了虫灾,那他们今年的田可就白种了。
姜莺还让人去里正家通知一下,至于别人听不听就不是她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