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黔东南那边苗族侗族都是这样养鱼的,她也是去那边旅游过一次才知道的。
闻言众人纷纷竖起大拇指:“丫头这歪打正着的好啊。”
“今年的鱼已经产卵了,来年我都不用买鱼苗了,只要来年不干旱到时候大家想吃多少就有多少稻花鱼。”
原着里说过会干旱三年,今年刚好是第三年,等过了年后就会开始下雨,到时候有些地方还会发生洪灾。
想到此姜莺决定到时候让里正去其他村走访一下,让大家注意着些,还给里正家送了两条过去,让他们来年也在田里养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收入,就看他们怎么做了。
一顿饭下来大家都吃的很开心,主要是梁家的菜色都非常新鲜,是他们以前没有吃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加上这两年来他们遇到了荒年,填饱肚子都难,更别提吃大鱼大肉了,所以这一餐大家都吃的格外满足。
就连猪肉他们都没有吃过这么新鲜的,现杀的能不新鲜吗?
锅里还煮着平时他们吃不到蔬菜。
特别是年氏和林氏,她们以前都觉得自己出生名门,又嫁的好,这辈她们非常满足了,而且相公也听话,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暖床妾室。
现如今她们突然有些羡慕梁莺了,哪怕在乡下她过的比那些世家小姐可好多了,起码她自由,没有被那些规矩束缚住,她活的很潇洒。
这也让年氏和林氏都生出了这辈子就留在这里的想法,他们一家都去梁莺的私塾做先生,以后再慢慢定居在这里,也是非常不错的。
他们刚来杨家村的那几天就去私塾看过,那里面的环境非常优美,特别是每个先生的的住宿都带有一个小院,足够她们在买个使唤的丫鬟了。
这两年来她们事事亲力亲为,手都变粗糙了,也就是来杨家村这段时间养回来了一些罢了。
她们现在都还不敢做绣活,就怕把布料刮抽丝了。
饭后姜莺还带他们去看自己的农场,个养殖场以当饭后运动。
杨铁柱他们几家一直住在农场这边,因为他们的房子被大雪压垮了,等他们什么时候快到期了,就可以自己盖房子了。
到时候东家要是还要人的话,他们再来给东家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