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领域对于现在的肖然来说,完全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
但是他拥有的最大优势就是,就是他能够自己设计编写算法,这对于绝大多数从事机器方面的人员来说都是拦路虎的事情,在肖然这里却变得很是简单。
毕竟,现在限制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更多是在软件水准上,而并非在硬件水平。
相同水平的硬件基础,如果你的算法比其他人领先太多,那你就将占据绝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AI+双足机器人”概念炒的越来越火热的缘故。
就连很多大厂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机器人,特别是仿生双足机器人,比如tesila,xiaom这种大厂,这两年都推出了概念原型机。
当然,肖然现阶段并不打算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双足机器人,毕竟到目前为止,真正投产落地的双足机器人厂商还没出来,大多数对外公开的说法都是成本控制不下来。
但这真的是事实么?亦或者是因为他们掌握的技术还不成熟,这点肖然不得而知。
肖然打算研究的是四足机器人,毕竟这种机器人难度系数会低一点,稳定性也会强一点。
为了研究这个,他还专门花了几万块在市面上买了两只机械狗。
没有出乎肖然的意料,从他破译的这两只机械狗的控制程序来看,两者代码的相似度达到了95%,而代码的来源都是M国波斯顿公司开源的源代码。
这也是为什么国产机械狗在代码开源后能雨后春笋冒出来的缘故,当然,也是有一些研究机构自己开发这些控制代码的,只是水平上可能没有别人高,毕竟别人也是经过很多年的实践而改善优化。
肖然并没有选择研究这些控制代码,因为在他打算研究机器人的时候,他就通过他的方式获取到了波斯顿公司的控制程序最新代码作为参考。
波斯顿的最新程序在那款开源版本的基础上已经升级迭代了很多个版本了,所以国内同类型公司想依靠人家开源的代码而超越别人那多少有点天真了。
这突然让肖然想到一句话:“有时候开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
有时候想想这句话也挺有道理的,当你用习惯了别人的东西,你就会缺乏自己创造的动力,要不然也不会滋生一种说法叫“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也不会导致我们现在这么多技术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