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的气氛尴尬,自然需要一个人打破这静谧。
秦始皇似乎是从某种状态上醒来,不禁自嘲一声。
“还以为这是在章台宫呢?朕有些入迷了。”
小主,
有了个台阶,李由便有话说。
“臣已准备了宴席,请陛下及众公卿去偏厅用餐!”
“可。”
一场宴席准备的很充分。
甚至还有新鲜的菜蔬。
“你这里也有了暖房?”
玻璃并没有成为官方禁售的货物,因此在民间流传甚广。
一些精美的小镜子,已经取代了沉重的铜镜,成为很多黔首家女的必备品。
这是巴清的手段,让自家的产业彻底转型。
“巴氏商贾在郡中开了玻璃商铺,价格不贵,就算是郡中黔首也能为自己新屋添个玻璃窗子。
他们还承建暖房。
有富户看到了其中价值,种起了这种能在冬季可食的菜蔬售卖。
价格在如今这个季节比肉还贵。”
一句话,让秦始皇脑海中冒出了诸多词汇。
专品专卖、连锁商铺、配套服务。
这些来自后世的商业概念,在这时代便已出现。
商业果然是头洪水猛兽啊。
秦始皇夹起一盘凉拌的青菜,味道酸甜可口,不是月报中的做法。
“能够有这种眼界,也非常人。”
反季节的菜蔬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只不过现在还不是全面推广的时候。
玻璃暖房的成本毕竟还是很高的,并不能大范围建造。
宴席上并没有先前的凝重气氛,多了很多随和的气息。
秦始皇及众公卿讲了一些咸阳发生的事情。
尤其是最近热议的上林学宫,更加让三川郡的官吏惊叹。
当真正的参与者讲起其中的故事,要比在月报上看到了更加精彩。
因为月报的内容并没有完全记载场中所发生的事情。
甚至这里的人也没有提及那来自未来的简短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