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铁马秋风大散关

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2360 字 25天前

殿中已许久没人来打扫了,布满了灰尘。

萧东卿拾起地上的一份卷轴,展开,那是一份圣旨,上头写的是献恭登基的事。

这已经是许久之前的东西了,怪不得上头落了那么多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勤政殿都要这么结蛛丝落尘灰。

萧东卿知道自己的妹妹,她不是懂政的人,这个地方,她不会想踏进来的,但每日都该来打扫的内监宫女呢?吴国的卿大夫呢?

可见吴国已经许久没人来管政事了,也难怪自己往来了那么多次,等了那么久才得召见。

真是奇怪。

萧东卿又拾起另一个卷轴,这个显然要新一些,这个是从燕国发到天京,再由天京的梁王父子发来吴国的,上头说皇帝已经渡过淇水了。

这倒是个新消息。

萧东卿在兰陵呈县待得太久了。

他花了许多时间和金银才打通了自己赶赴吴国的公文;他缘本是想偷溜到吴国来的,但萧家毕竟是钟鼎大家,他可以抗旨,但萧家不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家曾因老祖父的堂上失言,便被兴帝罚在了呈县。萧家久困呈县,若不是九州近年来的战火,自己也不会冒险来吴国求妹妹。但是自己的妹妹也是绝情,这么些年来别说回省,就连一封问安信都没有——自从镇海王死后。

但当萧东卿见到外甥李璘后,所有对妹妹的怨与恨都消失殆尽了。

眼前的孩子正值垂髫的年纪,却是仍然只会呀呀之语。

他是李璘,是吴王李璘,一国之主。

他这个年纪,可以不理人情,不懂政事,但是,不可以连话都不会说。

萧东卿带着悲悯的神情,看着这孩子——他被他母亲惯坏了。

萧东卿走近妹妹咏卿,仔细地端详她。

她衣着华贵,却没了先前的灵动,脸呆呆的,目光凝滞,见萧东卿来了,只缓缓道,“谁来了?”

“是您哥哥。”殿门口的一声声音道。

萧东卿回头,见到了吴国国相马其,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

“东卿参见马大人。”萧东卿在身后内监的提点下行礼道。

“萧大人请起。”马相立刻笑盈盈地扶起了萧东卿。

殿外轻鸟盘旋。

萧东卿逆着光,看着马相,他个头中等,粗缯大布,看着面善,眼神却凌厉。

萧东卿收起紧皱的眉头,摆出一张笑脸,和同是笑脸的马相寒暄了半晌。

一旁的妹妹咏卿,一言不发。

二人寒暄无他,不过是兰陵的战事,驻扎的中央军,吴国盐粮和东卿兄一路来可曾安全。末了马相拍胸脯表示,吴国的粮保准够吴国,只是不愿参与周边战事;又道吴王年幼,虽有心效忠皇上,却忧虑四周虎兽,不敢露真。

萧东卿静静听着,细细分辨着其中的真假。

就在萧东卿想要进一步同妹妹咏卿说话时,马相立刻以天色骤变为由谢绝了。

他不安地回望殿中的母子,然后朝马相行礼道谢。

吴国的宫中,乌云漫聚过来。

萧东卿在勤政殿外的校练场上会到了女儿萧九仪。

她的脸上汗津津的,似乎刚在场上跑了一圈。

“怎么了?”萧东卿关切地问道,又望见女儿身后的一个女孩。

那女孩离得很远,却能看出来是同萧九仪一样的年纪,大约十四五岁,身着华丽,看着不像是吴王宫里头的宫女。

“她是谁?”萧东卿见那女孩远远朝着萧九仪行礼,暗想自己女儿这么快便交到朋友了,便问道。

“吴国国相的女儿,李璘表弟的未来的王后。”萧九仪回望道,“昀香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