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团的第二次公演前,赵大傻子家就把婚礼举办了。
周菊花以为自己家的傻子这辈子都娶不到媳妇儿了,没想到还有天降儿媳妇这样的好事。周菊花也没有过分苛责孙红梅,该买的东西买了,该办的婚礼也办了。
因为赵憨和孙红梅的情况特殊,婚礼没有大操大办。婚宴也只请了亲戚、几家相熟的邻居和大队干部。林瑶也在被邀请的行列,因为周菊花的小儿子赵秋阳是儿童剧团里的小演员。
结婚那天,赵憨家里门上贴上喜联,内容是适时的口号,“夫妻双方同革命,一心一意搞生产”。没有接亲队伍,也没布置婚礼现场,只在门窗上贴了红纸剪的“囍”字。
婚礼当天一大早,赵憨的爹赵大贵带着赵憨两人去镇上领结婚证,周菊花就带着几个帮忙的婶子准备婚礼宴席。
林瑶用牛皮纸包了一块花布作为新婚礼物,等到了赵家,人已经差不多坐满了。
她将纸包递给周菊花,看人多本来想直接走了。吴春花走过来拉着林瑶走到一张桌子边坐下。
“我知道你要来,早给你留了位置。”
“谢谢大伯母。”
婚礼开始,赵憨带着满脸的生无可恋的孙红梅走进正屋,两人胸前各戴着一朵红色的绸布花。赵憨头发被梳理得很整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列宁装,看起来还是有模有样。当然,如果不是赵家老二赵春茂一直架着他,还不知道要闹什么笑话。孙红梅换了一件碎花的衬衣,看起来不怎么合身,但是洗得很干净。
婚礼是由二小队小队长赵有金主持,他让两位新人向伟大领袖的画像鞠躬,再向来宾表示谢意。
然后由证婚人妇女主任刘冬青宣读结婚证词,并表示对两位新人的新婚祝福和希望。
婚礼的程序就在两位奇奇怪怪的新人送进洞房后结束。
“上菜啦!小心油着!”一听到这样一声叫喊,孩子们就欢呼雀跃,酒席开始了。赵家的婚席准备得也算齐备,肉菜海鲜杂粮馒头都有。林瑶只吃了一个馒头,夹了几次面前的菜就没动筷子了。
林瑶也没多待,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跟大伯母告辞离开。
如果孙红梅能放下怨恨好好在赵家待着,赵家也不会亏了她。就算养好身体,等过几年一走了之,赵家也不会耗费人力物力全世界去找她。就看她自己怎么想了。
宴席慢慢散了,赵家的远亲们回家了,宾客也送走了,一天的热闹才渐渐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