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知晓小妹的儿子回来,她还琢磨着,两家人是不是可以亲上加亲。

但当她与夫君提及此事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问及原因,夫君只回答:“父亲不允。”

江老太爷是江家的定海神针,威严持重,他说不行,那就是万万没了可能。

李氏后来亲眼见到如此耀眼的侄儿,也只能自己心中懊恼,替女儿们感到惋惜。

夜风吹送桂花香。

沈玉听得吴楚洵的提议,眼中闪过一丝怀念,口中却道:“这灯会我往年常见,于我不甚特别,公子倒是可以去欣赏一番,”

中秋月圆人团圆。

沈玉心中仇恨如烈火焚烧,家人朋友近在咫尺,也不可能相认。

花灯节于南州百姓而言,是举家出游、欢聚一堂的时候。

他如今这般处境,若是被熟悉的人认出来,进而惊动朱佐,那一切便是前功尽弃。

沈玉不愿意冒这个险。

吴楚洵垂眸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见他眼底澄澈,不像是推脱,而是真不感兴趣。

吴楚洵见状,也不强求。

他安排了护卫守好楼阁,便转身去找江仲阳兄弟俩。

江家其余表兄弟对吴楚洵也十分和气,但那份客气之中,总带着几分疏离。

不像是江仲阳两兄弟,性格大大咧咧,刚见面,就能与他勾肩搭背。

吴楚洵历尽浮沉,更喜欢的是这样直率赤诚的少年人,仿佛与他们待在一起,自己的心也变得年轻而纯净。

南州最繁华的街道上,宝马雕车,鱼龙声舞,热闹非凡。

吴楚洵跟着江家兄弟俩在灯市上漫无目的地闲逛。

时不时停下脚步,向老板询问花灯的价格,看到有意思的,便买了几个提在手上。

当然,钱自然由出手阔绰的土豪表哥包圆。

人流如织。

杜大和几名护卫警惕地守护在吴楚洵身后,生怕有任何闪失。

江家兄弟在南州城朋友众多,不时与路人打着招呼。

吴楚洵长相俊朗,身高在这群南方人中鹤立鸡群。

沿途上,有不少娘子偷偷地打量着他,面露娇羞。

南州民风虽含蓄,但偶也有胆大的娘子,直接把花灯塞进吴楚洵手中,眼中满是羞涩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