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洵虽暂无雄心壮志,但深谙未雨绸缪之道。
小主,
他计划安排一个可靠的人去了解大启的财政状况和户部的运作,以备将来南蛮与朝廷之间的冲突。
原本吴家与户部也并无渊源。
但事有凑巧。
因为旱灾,吴相将兄弟全家接到了相府。
好家伙,那呼呼拉拉一大家子,估计得有四五十人。
再加上今年一直留在吴老二家的吴老太太, 一行人浩浩荡荡,把吴府住了个满。
吴楚洵一时兴起,拿出当初让子安写的清单,预备整理吴家的家族关系网。
不经意间,在那张超长红颜清单上,竟意外发现了原身与户部侍郎的夫人,薄夫人有所结交
吴楚洵:“……”
他不由感慨,原身可真是个人才!
秉着物尽其用,试试又不会少条腿的想法,吴楚洵联系了这位薄夫人。
这位薄夫人进门六年,只为薄侍郎生了一女,于是也经常去寺庙求子。
一来二去,便与原身熟识。
据子安回忆,原身与薄夫人很谈得来,两人以姐弟相称。
吴楚洵心想,只怕是个女的,原身都应该都谈得来吧!
这放现代,妥妥一海王啊!
如今薄夫人多年后又怀上第二胎,薄家对人她倍加珍视,她说的话,薄侍郎无有不应。
再加上原本阮宸也只是阮家旁支,本身也是有真才实学,特别是于算学有着深厚的造诣。
故而,这事竟然就这么成了。
阮宸无语望苍天。
想他十几年呕心沥血,就是为了在国子监考科举,出人头地,进入官场。
而吴楚洵仅凭一句话,就让他少走了多年的弯路。
他一时之间,竟不知是该羡慕吴大公子的人脉,还是该唏嘘世家子弟在大启朝生存之艰难。
几声清脆的马蹄声响起,马儿停在了醉仙楼门前。
两人相继下车,正巧此时,旁边也有一辆马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有人款步而下。
那人敛着容光,眼中仿佛蕴藏着春日的暖阳,光芒内敛而不张扬。
哟呵!
不正是国子监中那位又独占九榜的传奇人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