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坊原来是一间民间救济院,自轩辕凌登基后,改为官民合办,其背后渊源颇深。
而主导之人,便是那位已神志不清的当朝太后,亦或说是太皇太后李氏。
此事,吴楚洵也是偶从欧阳郡主口中得知,未曾深究。
李太后昔日垂帘听政之时,常召集皇室贵族、朝中女眷举办义卖,所得善款皆用于京城各救济所。
每年更亲自带领贵妇们前往安济坊,关怀孤苦无依的孩童。
因此,李太后在民间素有贤名。
提及李太后,李墨寒心中不禁一紧。
若姑姑知晓,缘何从未向他透露过秘道之事?
他神色复杂,变幻莫测。
吴楚洵挑眉,轻声问道:“有何不妥?”
李墨寒目光微转,语气平和:“无他,只是未曾料到安济坊背后竟有如此多的过往。”
“呵呵!”
吴楚洵站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懒洋洋道:“这皇家的秘辛,可比话本里的故事精彩多了。”
……
安顿好李墨寒一行人后,吴楚洵便又带着张秀义,开始了他的忽悠大计。
山海关历经与辽东军那场血战后,元气大伤,仅余四万将士。
这点兵力,若外敌铁蹄再至,境况堪忧。
吴楚洵召集京营的五万京兵,预备做一个动员大会。
这群人来后正事没做,反倒消耗了山海关不少存粮,也该是时候报答了。
吴楚洵一身戎装,英姿飒爽。
他背负双手,屹立于高台之上,面向那五万京兵,声音洪亮,穿透人心。
“诸位兄弟,山海关乃我大启国门之锁,却为何能轻易被女真铁骑践踏?是何缘由?”
场中,一片肃穆,唯有风声与心跳共鸣。
吴楚洵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这群从京营中随意选出的士兵。
“那皆因我大启军力单薄,战力未逮。我们身后,是万家灯火,是亲人,是伙伴。若无人挺身而出,守护这片土地,战火必将蔓延至我们的亲人身边!”
“而今,圣上已遣左都督镇守山海关,此乃朝廷对边疆之重托。你们若愿留下,并肩作战,守护家园,岂不比在京营虚度光阴,更有价值,更为荣耀?”
军阵之中,议论声起。
吴楚洵趁热打铁,言辞恳切。
“左都督已许下重诺,凡愿留守山海关,镇守边疆,待遇将是在京营的三倍,月饷定时发放,绝无拖欠!”
此言一出,犹如巨石投入静湖,激起千层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