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皇上的节操

“既然是皇上让二条送给杜常在的,那为何会被宫门侍卫拿住?”

孟玉珠问的也有道理。

毕竟从太和宫到永福殿,怎么走也走不到宫门口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史秀女让二条往家里送封信,二条想着先把信送了再回来送镯子。所以才被侍卫拿住了。”

又问杜仅言:“皇上送你的东西你可喜欢?”

杜仅言故意露出手腕上的赤金镯子,还有腰间的荷包,言语里都是宠妃炫耀的意思:“回皇后娘娘,这荷包精致,镯子贵重,我很喜欢。”

孟玉珠还是不信:“据我所知,皇上许久没召见娘娘了,这消息是哪里传来的?”

皇后尴尬。

打人不打脸。

皇后不受皇上待见,十天半个月不见皇上一回,孟玉珠老拿这事戳皇后心窝子。

吃瓜群众议论纷纷。

“原来二条是为皇上办事啊,这真是误会了,怪不得他在慎刑司挨打都不肯招认呢,谁敢供出皇上。”

“慎刑司那帮人越来越离谱了,连皇上的人都敢审。”

田令月跟孟玉珠二人阴着脸,计策失败,白张罗了,还赔了一个金镯子,真是有苦说不出。

早会一散,二人便夹着暖炉回长乐宫了。

杜仅言决定去向皇上磕头。

皇上力挽狂澜,不计个人得失,硬是把二条的事扛了下来,这是何等的情操,何等的大义,于情于理,杜仅言都得道谢。

来到太和宫外,听到皇上跟高让正在说悄悄话。

“皇上,这可非同小可,祭祀的时候,太后也在场,太后肯定会问,到时候钦天监那些人,定然要说,不吉祥。”

“朕让你找工匠修一修,找到了吗?”

“那些工匠听闻是皇家的御如弓,首先就被震慑住了,凡夫俗子谁有本事能修缮它,那些工匠,不敢接活。”高让叹了口气。

皇上一不小心把御如弓弄掉到地上,弓就折了,想修好,并不容易。

如若被太后发现,那还不得被骂出翔。

御如弓这么祥瑞的东西折了,钦天监又得掐算半个月来找原因,到最后保不齐会说是因为皇上不好好勤政惹着了上苍,这是上苍给的提示。

宫中的匠人也都挨个问了,并没有谁能修缮。

“如果谁能修好,朕宁愿赏他一锭金子。”皇上也是下了血本了。

高让委屈巴拉的:“皇上,工匠都是识货的,看到这张弓,首先就吓破胆了,怕是无人敢领这一锭金。”

一锭金。

十两。

杜仅言在宫中行走,很缺银子。

比如,太后、皇上、皇后各宫主位过寿辰,妃嫔们要准备贺礼。

比如,逢年过节想添置点东西,或是小厨房添两个菜。

比如,给伺候自己的太监宫女一些赏赐。

等等。

没有银子可不行。

自己还是秀女时,花银子的地方少。

随着自己品阶上升,要打点的地方就多了,需要银子的地方就多。

她的爹监察御史杜仲为官清廉,上参皇上,下参百官,平时连个狐朋狗友也没有,两袖清风,小妾都娶不起,所以也无法补贴自家女儿。

凡事得靠自己。

明明是来给皇上道谢的,这会儿道谢的心淡了,挣钱的心活络起来。

“哟,您怎么来了。”高让眼疾手快,把折断的御如弓藏到身后。

皇上如惊弓之鸟:“太后来了?”

“是杜常在。”

“那你慌什么。”皇上坐回软榻上:“跟她说不必谢朕了,让她回去吧,朕这还有事。”

杜仅言跪直了道:“臣妾不是来道谢的,臣妾来有正事。”

这回答让皇上摸不着头脑,将杜仅言叫进来:“什么正事?”

“臣妾是来挣钱的。”

“挣什么钱?”

“那一锭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