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杨媛的酒桌

“咱们当然响应上级政策,她想下乡,我们全家支持,并且常常写信鼓励她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只是现在已经三年过去,她一个姑娘家,跑这么远,我妈在家天天是担心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啊,更别说她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婚姻大事没人操持,再这么下去,不白白耽误了嘛。”

杨媛换了个说法,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杨同志点点头,“是这个理。”

“现在我们专门来接她,自然是打点好了一切,只是她偏不愿意,还说要去北大荒,大西北,继续燃烧自己,奉献社会,你说,这不是往我妈心口上挖肉嘛。”她边说还边小幅度拍着桌面,说明问题的紧迫性。

“我大哥已经去北大荒,这么多年了,结婚生子都在那,是打定主意一辈子扎根奋斗的。只是,如果我三姐再去,可真是要把我妈命都得带过去。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意思是我们家不是不讲奉献,已经有老大一家子过去奉献一辈子了。

再次碰杯,杨媛情绪像是缓和许多,“她要去北大荒,我们不同意;我们让她回城,她也不回。昨天因为这,一晚上吵闹得不可开交,只能各退一步,看能不能让她来咱们县城有个落脚,有大哥您照应,我们才能放心啊。”

说完,让杨文平再敬一个,对面杨同志酒杯却迟迟没端,“这个……她还是知青,没听说有政策,不太好办……”

不好办不是办不了。

“杨大哥,您看,没有政策,也有地方文件嘛,国家政策落实到各地,具体实际情况不一也属正常。既然知青是来支援建设,那在田间地头还是县里,不都一样为社会生产出人出力。再说,她知青身份自然还是不变的,平时虽然在县里帮忙,但只要村里有需要,她立刻义不容辞。”

杨同志情况,她已经打听过了,能进煤场里上班,会没有点门路?后世煤山挖空,资源枯竭,自然没什么大前景,但现在正值大力建设,国家布局,煤炭可是重点单位。

杨同志若是后来进去的,那他肯定有门路;要是世代耕耘,家族势力,那后门关系更大。

当然,还是那句话,求人办事没有空手的,只会说把人哄高兴了还不行,还得拿出实际诚意。

“来,杨大哥,把这点东西带回去,没别的,妹子我一点心意。”

“不不不,我连着两天吃你们两顿,够不好意思了,还连吃带拿,这成什么了?不行不行。”杨同志连连推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