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家都是没有电动三轮车的,有几家还是商量好了共用一辆人力三轮车,虽然离家不是很远,梨花奶奶还是交代郑爷爷,没事的时候就在这边看着,有摘下来的梨他给帮着运回去,没时间也就只能让他们自己来了。
这会已经有好几家摘满了大箩筐了,听梨花奶奶那么喊,都往山脚下送去,一起给抬上车后,就又上山了,因为用的都是自家的筐,上面都有记号,回去之后让郑爷爷给称了重,再告诉他们一声就行,没有不放心的。
郑爷爷和梨花奶奶拉着一车的梨回来,今天子洋他们几个也没有再出门了,他们领了登记的活,子洋还想上前帮着抬梨,让郑爷爷给赶走了。
正好楚辞他们过来了,楚辞几步上前走到车旁,郑爷爷在上面把框拉到车边缘,楚辞给抱下来,边上放着秤,直接给过秤了,梨花奶奶就在一旁说是谁的,子洋一一记下来。
楚辞和郑爷爷又一起把梨给搬到楼梯那边,那儿晒不到太阳还通风,黎安看着,说,
“一会把我那个小推车给拿过来,方便搬来搬去的,楚辞不在,光靠我们这些老弱妇孺,要累死。”
“欸,对。”
等他们把梨给称完搬完,梨花奶奶才问,
“棚子搭在哪个地方?”
“都可以,我定的是长十米宽五米高三米的长方体形状的,爷爷看看哪里合适。”
“要靠墙边搭吗?”
“应该不用吧,好像那个支撑杆直接地钉打进地里的,说是很牢固,台风也不用怕。”
“那等人来了再看吧。”
恰好这时外边开过来一辆陌生的货车,开到操场上停了下来,黎安他们走了过去,那天那个老板从车上下来,还下来了两个没见过的,那老板认出了黎安,朝着她看来。
“棚子是要搭哪?”
黎安问,
“是哪里都可以吗?”
“地方空地够就行,你这儿那么空,随便哪都行,看你们想在哪块了。”
黎安看向郑爷爷,郑爷爷指着马路拐进操场的那一块,直对进来的最里面,问,
“就那儿吧,那边上安了个水龙头,咱们用水方便。”
“行,那就搭那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