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萧和宁尚五更天起床,两人起时,刘叔刘婶已经在厨房烧上热水和饺子。
“刘婶,你不用起这么早,我会热饭。”宁尚边洗脸边说道。他们现在都是一家人,用不着伺候。
“我已经习惯了,晚上睡得早,早早就醒了。”刘婶在府里伺候多年,已经习惯早起。
宁尚想到他爹以后每天早起,需要刘婶帮忙,就没再吭气。
刘叔早起一会儿要驾车送俩人去营里。
刘婶给二人调了热乎的酸汤饺子,今晨起来外面已经结了薄薄的冰,喝点热汤暖身。
酸汤饺子的做法刘婶也是跟着宁安学的,一碗一碗调味。
碗中加入少许生抽、香醋,茱萸粉、盐、葱花、虾皮、紫菜、香油,浇入烧开的饺子汤,搅拌开后倒入饺子。
昨天做的茱萸酱还算成功,辛辣中带点淡淡的苦,中和了羊油的味道,加在羊肉汤里提味。
宁安又碾了茱萸粉,他们家每顿都有个辣菜,做菜时直接撒进去,很方便。
刘叔一天的活也不少,送了二人,赶回来吃完早饭,他还得去打草,攒三头牲口冬季的草。当然,这些活计都是他自己给自己安排的。
听到厨房的动静,除了孩子们剩下的人也都起来了。爹爹(相公、祖父)、相公(叔叔)第一日上值,他们都要到门口相送。
宁安不得不跟着起床。
宁安就不明白,古代人为什么要起这么早。
“你们怎么都起来了,快回去,不用讲究那些虚礼。”正在喝饺子汤的宁萧看见明显没睡够的孙女说道。
宁安打了个哈欠,“没事,我一会再回去睡个回笼觉。”
宁尚把行李搬上牛车的时候,天还是黑的。
宁安裹着棉衣站在门口,周围一片宁静,她在心里为祖父和小叔可怜,以后每天都要起得比鸡早的人啊。
郑晴拉着宁尚在一边嘱咐着,“缺什么东西,你跟爹说,我们给你送过去。还有刀剑无眼,你一定要小心啊。万一,万一碰上敌人,你别跑在最前头,你没经验,跟着其他人走。我和孩子在家等你,你一定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