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面临着婚嫁,宁适宁远要进学,宁宜还小,待在伊犁一辈子就毁了。
“好,都按你的意思来。”
他们家养几个孩子绰绰有余。而且宁家大侄子大侄女他见过,都极为聪明伶俐,在伊犁是埋没了。
“谢谢你。”宁舒很感谢自家夫君为他东奔西走,并且她的任何想法都全力支持。
“咱们俩说什么谢,都是我应该做的。”
不说这是宁舒的亲侄子侄女,单他父亲和岳父的情谊以及岳父和他的师徒之情,危难之时,帮忙养几个孩子也是应该。
宁舒和周弘文想法很好,不过他们没料到宁家孩子的执着劲。
如果他们愿意离开父母,直接留在京都外祖家就行了。当时都拒绝了外祖,这会怎么会答应去姑姑家生活。
日子在一日三餐中流走。今日是宁尚的旬休日。
结束训练,宁尚把脏衣服一卷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
今晚终于不用饿肚子。
刚来前几日,晚上饿的时候还有从家里带的糕点花生可以垫吧。
但是本来就带的不太多,他又给其他人分了点,只坚持了两天就没了。
他也没好意思找他爹,后头这几日每晚都是饿着肚子入睡的。
而且营里每天都是粗粮干饭和咸菜丝,偶尔有水煮白菜土豆。
去了一旬就吃到过一次有肉味的菜,但是他吃的比别人慢,第二碗干饭只抢到一点,都没吃饱。
宁尚走进院里都没惊动任何人,直到掀了门帘,嘴里喊着“娘,我回来了”,其他人才知道他回来了。
“你没遇到你刘叔?他接你们去了。”蒋英看只有二儿子一个人回来询问道。
“我爹事情还没忙完,还要一会才能走,我先回来了,刘叔在那等着爹呢。”
宁尚回答完她娘的问题就嬉笑着问大侄女:“安儿,做好吃的没,你叔叔我都饿坏了。”
“知道你今天回来,锅里熬着羊肉萝卜汤呢?小叔先喝一碗?”宁安用肯定的语气说出疑问的话。
“好好,先喝碗汤垫垫。”
郑晴听到相公饿坏了,已经取了碗连汤带肉的舀了满满一碗来。
“谢谢娘子。” 宁尚作揖道。
其他人满脸揶揄。
郑晴红着脸蛋,“去军营几天,还变得更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