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了抱怨与诉苦,引发共鸣。
O记的伙伴适时插入话题:O记又有一倒霉蛋即将受罚。
顿时引起众人兴趣,话题随之展开。
听说了马军之事,众人拍案而起,怒吼:执法之路太过艰难,非人所能承受。
若非心中秉持正义,怀揣梦想,热爱这份事业,早就另谋出路了。
如今盛世繁华,何处不能谋生,何苦执法?
李一鸣宴请的,皆是警司、督察,各执法分舵的指挥官。
他们的交谈自然不同,抱怨减少,更多的是执法无力的无奈。
李一鸣并未提及马军,只是感叹执法者的辛酸。
次日。
所有执法者照常上下班,昨夜的抱怨只是宣泄,毕竟他们还需继续工作。
然而,马军一拳将人打成痴愚的消息,瞬间在港岛三万执法者中传开。
他们在惊讶马军的强悍之余,暗自思量,若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视而不见?
那自己还算是一名合格的执法者吗?
如马军一般?
那自己是否会像马军一样遭受调查?
他们悲哀地发现,身为执法者,就连捉拿恶徒、维护正义都成为错误。
许多人重新审视这身执法服,当初为何选择穿上它!
李一鸣摧毁高英培的邪祟集团时,乐慧贞采访了一位重伤的执法者。
乐慧贞问道:“你为何如此拼命?”
重伤的执法者认真答道:“只因身披这身执法服!它象征着责任、信念、正义!”
这句话被执法队伍大力宣扬,已成为队伍的口号。
然而,就在今日,就在每日。
他们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这身执法服,却给他们带来了磨难。
所有人照常上班,但工作的热情黯淡了许多。
一切似乎未变,却又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九龙执法府。
李一鸣抵达时,府邸已被抗议的人群围堵。
四处挂着标语:“严惩凶徒”、“反对暴力执法”、“还我公正”。
这几日,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层出不穷,赚足了眼球。
也让许多不明真相的年轻人误以为自己受到压迫,要挑战权威。
在他们眼中,抗议是正义的,对抗强权是正确的。
外围,数十名记者,特别是那些异国的记录者咔咔拍照……
不用说,他们有了素材,定会编织出惊世骇俗的故事。
李一鸣并未下车,径直驾车回家安眠。
调查不会一蹴而就,此事需慢慢发酵。
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太大容易出问题。
他不急。
他买了几份报纸,想看看媒体如何报道。
港岛几家大媒体,除了乐慧贞的《港岛时报》保持沉默。
其余各家媒体均跟踪报道,一致谴责马军的暴力执法。
《港岛时报》素以权威着称,尤其在执法报道方面更具权威。
此次却未发声,众人猜测其中或许有隐情。
要么《港岛时报》与执法部门同流合污,准备庇护马军。
要么就是马军暴力执法之事有疑点,《港岛时报》未查明真相,故未报道。
胡乱报道只会丧失积累的信誉。
也有人认为《港岛时报》正在积蓄力量,准备揭露惊天内幕。
当一件事越热门,关注的人越多,就越热门。
马军一拳将人打成痴愚,起初只是小范围传播。
经不良媒体的渲染,引发了市民的好奇。
毕竟,一拳打成痴愚,极具话题性。
经过几日发酵,此事已成港岛全民关注的焦点。
更有专家在电视台声称,这是港岛执法队伍第二次改革的导火索。
上次是廉政公署的成立,一举击碎了黑暗的金钱帝国时代。
这次则是马军的暴力执法,引发市民抗议。
执法队伍将迎来第二次大整顿,执法将更加规范。
甚至有专家提出“微笑执法”服务,面对罪犯,执法者不应过于冷漠。
应给予罪犯足够的尊严和尊重,微笑着逮捕罪犯,以免造成其心理创伤。
执法队伍一片寂静。
他们在街头执法时,不少执法者还被市民指着鼻子辱骂。
他们委屈得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