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说着,平儿走到凤姐身边,小声说道:“奶奶您放出去的利钱银子,早不送来,晚不送来,偏偏二爷在家的时候送来了。幸亏我在堂屋撞见了,不然她进来回奶奶,二爷要是问起来是什么利钱,奶奶您肯定不会瞒着二爷,少不得照实说。咱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要是知道奶奶有了这笔私房钱,还不得想方设法地花掉。所以我赶紧把银子接过来,说了她两句。谁知道奶奶您偏偏听见了问,我就只好撒谎说香菱来了。”

凤姐听了,笑着骂道:“我说呢,姨妈知道你二爷回来了,怎么突然打发个房里人过来?原来你这小蹄子在捣鬼。” 正说着,贾琏已经回来了,凤姐便吩咐摆上酒菜,夫妻二人相对而坐。凤姐虽然酒量不错,但也不敢尽情畅饮,只是在一旁陪着贾琏。不一会儿,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了进来,贾琏和凤姐赶忙起身,让她一起喝酒,还请她上炕坐。赵嬷嬷坚决不肯,平儿等人早就在炕沿下安置了一个小凳子,又放了一个小脚踏,赵嬷嬷便坐在脚踏上。

小主,

贾琏从桌上挑了两盘菜,放在小凳子上让她自己吃。凤姐又说:“妈妈,您恐怕嚼不动那些硬菜,别磕着牙了。”接着对平儿说:“早上我说那碗火腿炖肘子炖得很烂,正适合给妈妈吃,你怎么没拿去让他们热一下端过来?”又对赵嬷嬷说:“妈妈,您尝尝你儿子带回来的惠泉酒。”赵嬷嬷说:“我喝着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什么?只要不过量就行。

我这会子跑来,倒不是为了喝酒,而是有件正经事,奶奶您好歹记在心上,多照顾照顾我。我们这位爷,就嘴上说得好听,到了跟前就把我们忘了。幸亏我从小把你奶大,我也老了,就指望着那两个儿子,你就多关照关照他们,这样别人也不敢说什么。我都求了你好几回了,你答应得倒痛快,可到现在还是没动静。如今又出了这么一件大喜事(元春晋封),到处都需要用人。所以我还是跟奶奶您说才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都要饿死了。”

凤姐满脸笑意,对赵嬷嬷说道:“妈妈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两个奶哥哥的事儿我都包了。您从小奶大的儿子,他是什么脾气您还能不清楚?老是拿着自己的好处往那些不相干的外人身上给。明明身边就有奶哥哥这么好的人,哪一个不比别人强?您就只管好好疼他们、照顾他们,谁敢说个‘不’字?总不能白白便宜了外人——哎呀,我这话好像说错了,我们瞧着是‘外人’,可在您眼里,就跟‘内人’一样亲呢。”

这番话逗得满屋子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赵嬷嬷也笑得合不拢嘴,一边笑一边念着佛:“哎哟,这可真是稀奇事儿。要说‘内人’‘外人’这些乱七八糟的缘由,我们爷倒还真没有,不过就是脸皮软、心肠慈,经不住别人求上两句罢了。”凤姐打趣道:“可不是嘛,只有对着‘内人’他才会心软,在咱们娘儿们跟前,他可硬气着呢!”

赵嬷嬷笑着说:“奶奶您可真是把话都说尽了,我也被逗乐了,得再喝一杯好酒。从今往后有奶奶您做主,我就没什么可愁的了。” 贾琏在一旁听着,有些不好意思,只能干笑着喝酒,嘴里嘟囔着“胡说”两个字,然后说道:“快盛饭来,我吃一碗还得去珍大爷那边商量事儿呢。”凤姐问道:“可别耽误了正事。刚才老爷叫你去做什么了?”

贾琏回答:“就为了省亲的事儿。”凤姐赶忙追问:“省亲的事儿到底准了没有?”贾琏笑着说:“虽说还没完全确定,但也有个八九成准了。”凤姐面露喜色,说道:“可见当今皇上的恩宠真是隆厚。我历来听书看戏,古时候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儿。” 赵嬷嬷在一旁插嘴道:“哎呀,我也老糊涂了。

这些日子听上上下下都在吵吵省亲不省亲的,我也没去细想。如今又说省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贾琏解释道:“当今皇上体恤万民之心,世上最大的莫过于‘孝’字。想来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感情,都是一样的,不分贵贱。皇上自己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还觉得不能完全尽到孝心。他看到宫里的嫔妃、才人等,都是入宫多年,离开了父母,肯定会思念家人。做儿女的思念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

可父母在家思念儿女却不能相见,要是因此生病甚至死亡,那就是因为皇上的缘故,让他们不能享受天伦之乐,这也太违背天理人情了。所以皇上就启奏了太上皇、皇太后,每个月逢初二、初六,准许后宫嫔妃的家属入宫探望。太上皇、皇太后听了非常高兴,都称赞当今皇上至孝纯仁,能体察天理、明辨事物。两位老圣人又下了旨意,说后宫嫔妃家属入宫,还是有些国体仪制的限制,母女之间也不能尽情相聚。

于是就大开方便之门,特别降旨给各位后宫嫔妃的贵戚,除了初二、初六入宫的机会外,凡是有宽敞的大宅子、能够做好安保措施的地方,都可以请后宫的车驾进入私宅,这样就能稍微尽一尽骨肉亲情,满足天伦之乐。这旨意一下,谁不感激涕零、踊跃响应呢?现在周贵人的父亲已经在家里动工,修建省亲别院了。还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去城外找地方了。所以说这省亲的事儿,已经有八九分把握了。”

赵嬷嬷感叹道:“阿弥陀佛!原来是这样。这么说,咱们家也得准备迎接大小姐了?”贾琏说:“这还用说吗!不然,这会儿大家忙忙碌碌的是为了什么?”凤姐脸上洋溢着兴奋,说道:“要是真能这样,我也能见识一下大世面了。只可惜我小了几岁,要是早生个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会说我没见过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效舜帝南巡的事儿,那可比一部书还精彩热闹,我偏偏没赶上,真是没福气。”

赵嬷嬷也感慨道:“哎哟哟,那可真是千载难逢的盛事!那时候我才刚记事,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就为了预备接驾一次,那银子花得就跟淌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赶忙接过话头:“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接驾。那时候我爷爷专门负责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儿,只要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接待。广东、福建、云南、浙江所有的洋船货物,也都是我们家经手的。” 赵嬷嬷接着说:“这事儿谁不知道呀?如今还有个口号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说的就是奶奶您府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现在江南的甄家,那气派可大了!就他们家接驾过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所见,跟谁说谁都不会信。那银子花得简直跟土泥似的,世上所有的东西,在他们家都跟堆山塞海似的,‘罪过可惜’这四个字都顾不上了。”凤姐疑惑地说:“我常听我们家的老辈人也这么说,哪能不信呢。只是纳闷他们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神秘兮兮地说:“告诉奶奶您一句话,其实也就是拿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

谁家会自己花那么多钱去买这个虚热闹呢?” 他们正说得热闹,王夫人派人来问凤姐吃饭了没有。凤姐心里明白肯定有事等着她,就匆匆忙忙吃了半碗饭,漱了漱口准备离开。这时,二门上的小厮又来禀报:“东府里蓉、蔷二位哥儿来了。”贾琏刚漱完口,平儿端着盆伺候他洗手,看到贾蓉和贾蔷来了,便问道:“什么事儿?赶紧说。”凤姐也停下脚步,等着听听他们要说什么。

贾蓉首先上前回禀道:“我父亲派我来告诉叔叔,老爷们已经商量决定了,从东边那一带开始,借着东府的花园,一直延伸到北边,总共丈量好了,有三里半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用来盖造省亲别院。现在已经派人去画设计图样了,明天就能拿到。叔叔您刚回家,想必十分劳累,就不用到我们那边去了,要是有什么话,明天一早再请您过去当面商议。”贾琏听后,脸上带着笑意,赶忙说道:“多谢大爷费心体谅,我就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