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钟不幸离世,宝玉悲痛欲绝,哭得肝肠寸断。李贵等人费了好大的劲,劝了半天才让宝玉止住哭泣。回去的路上,宝玉依然沉浸在悲伤之中,神情凄恻哀伤。贾母拿出几十两银子帮忙料理后事,另外还准备了奠仪,宝玉带着这些去为秦钟吊唁烧纸。七天之后,秦钟的遗体被送去安葬,其他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述的了。此后,宝玉每天都对秦钟思念不已,心中充满了哀伤和感慨,可也没有办法让秦钟复生,只能默默承受这份悲痛。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这天贾珍等人来向贾政禀报:“园内的工程都已经完工了,大老爷已经去看过了,就等着老爷您去看看,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改造,之后就可以题匾额和对联了。”贾政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匾额和对联的事儿确实有些难办。按道理应该请贵妃来赐题,可要是贵妃没有亲自看到园子的景色,大概也不会随便拟定。要是一直等到贵妃来游园之后再请她题字,这么大的园子,那么多的亭台楼阁,没有字来标注,会显得很单调无趣,就算有美丽的花柳山水,也肯定会黯然失色。”
旁边的一众清客笑着回答道:“老世翁说得非常对。我们有个想法,各处的匾额和对联肯定不能少,但也先不要确定最终的名字。现在可以根据各处的景致,用两字、三字或者四字,先大概拟出一些名字,暂时做成灯匾和对联挂起来。等贵妃来游园的时候,再请她确定最终的名字,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贾政等人听了,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说道:“你们说得有道理。我们今天就去看看园子,先把题字拟出来,如果合适就用;要是不合适,就把雨村请来,让他再重新拟定。”众人笑着说:“老爷您今天拟定的肯定很好,何必还要等雨村来呢。”贾政笑着说:“你们不明白,我从小在花鸟山水的题咏方面就没什么天赋,现在上了年纪,又忙于公事,对于这些怡情悦性的文章就更加生疏了。就算拟出了名字,恐怕也会显得迂腐古板,不但不能为花柳园亭增添光彩,反而会觉得不合适,那就没意思了。”众清客又笑着说:“这也没关系。
我们大家一起看,一起拟定,各自提出好的地方,好的就保留,不好的就删掉,这样也可以。”贾政说:“这个说法很对。而且今天天气暖和,大家正好去园子里逛逛。”说完就起身,带领众人前往园子。 贾珍提前去园子里通知大家。碰巧最近宝玉因为思念秦钟,一直心情忧郁,贾母常常让人带他到园子里玩耍解闷。这时宝玉也刚进园子,突然看见贾珍匆匆走来,笑着对他说:“你还不赶紧出去,老爷就要来了。”
宝玉一听,带着奶娘和小厮们,慌慌张张地一溜烟跑出了园子。刚转过弯,就迎面碰上贾政带着一众客人走过来,想躲也躲不掉了,只好乖乖地站到一边。 贾政最近听说私塾先生称赞宝玉特别擅长对对联,虽然不喜欢读书,却在这方面有点独特的才能。今天偶然碰到这个机会,就命令宝玉跟着一起。宝玉没办法,只好跟着去了,心里还不知道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 贾政一行人刚走到园门前,就看见贾珍带着许多执事人员在一旁恭敬地站着。贾政说:“你先把园门都关上,我们先看看园子外面的景色,然后再进去。”
贾珍听了,马上让人把园门关上。贾政一本正经地审视着园门,只见正门有五间,上面覆盖着筒瓦,屋脊呈泥鳅脊的形状;门栏和窗格,都是精心雕刻着新鲜的花样,没有用朱粉进行涂饰;一色的水磨砖墙,下面是白石砌成的台阶,雕刻成西番草的花样。左右望去,都是雪白的粉墙,下面是虎皮石,随着地势砌成各种形状,整体看起来确实不显得富丽堂皇、落入俗套,贾政心里很是欢喜。于是他下令打开园门,一进门,就看见迎面有一座翠绿的山峰挡住了视线。 众清客都纷纷赞叹道:“好山,好山!”
贾政说:“如果没有这座山,一进园子所有的景色就都一览无余了,那还有什么趣味呢。”众人都附和道:“太对了。如果不是胸中有着深远的意境和谋划,怎么能想到这样的设计呢。”说完,大家往前望去,只见白色的石头高低错落,有的像鬼怪,有的像猛兽,纵横交错地矗立着,石头上面布满了苔藓,藤萝缠绕掩映,中间隐隐露出一条狭窄的小路。贾政说:“我们就从这条小路开始游览,回来的时候从另一边出去,这样就可以把整个园子的景色都看完了。” 说完,贾政让贾珍在前面带路,自己则扶着宝玉,慢慢地走进了山口。
抬头一看,忽然发现山上有一块像镜子一样光滑的白石,正好是迎面适合题字的地方。贾政回头笑着问大家:“各位看看,这里题个什么名字比较好呢?”众人听了,有的说应该题“叠翠”二字,有的说应该题“锦嶂”,还有的说“赛香炉”,或者“小终南”,各种各样的名字,提了有几十个。 其实这些清客心里都明白,贾政是想借此机会试试宝玉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所以只是用一些俗套的名字来应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玉心里也猜到了父亲的用意。贾政听了众人的提议后,回头让宝玉来拟一个名字。宝玉说:“我曾经听古人说过:‘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且这里并不是园子的主山正景,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以题字,不过是游览途中的一个过渡之处。不如直接写上‘曲径通幽处’这句古诗,这样倒显得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纷纷称赞道:“太对了!二少爷天分高,才情出众,不像我们这些读死书的人。”
贾政笑着说:“可别过分夸奖他。他年纪小,不过是略知一二就拿来充数,大家别太当真,只是开个玩笑罢了。我们再接着考虑其他的拟题。”
众人说着话,走进了石洞。眼前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只见佳木郁郁葱葱,繁茂昌盛,奇花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一条清澈的溪流,从花木繁茂的深处蜿蜒曲折地流淌下来,泻于石缝之间。再往前走几步,地势渐渐向北边延伸,变得平坦开阔起来。两边的飞楼高耸入云,雕梁画栋,精美的屋脊和雕花的栏杆,都隐隐约约地隐藏在山坳和树梢之间。低头俯瞰,那清澈的溪流如同白雪倾泻,洁白无瑕,石头堆砌的台阶仿佛穿入云霄,一条白石砌成的栏杆,环绕着池塘边缘。池塘上有一座石桥,分为三个桥洞,桥洞的兽头口中吐出水流,形态逼真。
桥上建有一座亭子。 贾政和众人登上亭子,倚靠在栏杆旁坐下。贾政开口问道:“各位觉得给这座亭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众人纷纷说道:“当年欧阳公在《醉翁亭记》中写道‘有亭翼然’,不如就叫‘翼然’吧。”贾政笑着说:“‘翼然’这个名字虽然不错,但这座亭子是建在水面之上的,取名还应该偏向与水有关的,这样才更相称。依我看,欧阳公文中‘泻出于两峰之间’的这个‘泻’字就很好。”有一位客人连忙附和道:“是极,是极。
用‘泻玉’二字,实在是妙啊。”贾政手拈胡须,沉思起来。他抬头看到宝玉在一旁侍奉,便笑着让宝玉也拟一个名字。 宝玉听到父亲的吩咐,赶忙回答道:“老爷刚才所商议的已经很不错了。但要是仔细追究起来,当年欧阳公题酿泉用‘泻’字是合适的,可今日此处的泉水若也用‘泻’字,就感觉不太妥当。况且这里是省亲时皇上驻跸的别墅,也应当符合应制的规格,用这样的字眼,显得有些粗陋不雅。
我觉得应该再拟一个更含蓄蕴藉的名字。”贾政笑道:“各位听听,他这论调如何?刚才众人想新名字,你说不如用古人的;如今我们用古人的,你又说粗陋不妥。那你说说你的想法,我听听。”宝玉说道:“要是用‘泻玉’二字,那还不如用‘沁芳’二字,这样岂不更新颖雅致?”贾政听了,手拈胡须,微微点头,没有说话。众人见状,连忙纷纷迎合,夸赞宝玉才情出众。贾政接着说:“匾额上的两个字还算容易。
你再作一副七言对联吧。”宝玉听后,站在亭上,环顾四周,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于是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也纷纷称赞不已。 随后,众人走出亭子,越过池塘,一路上对一山一石、一花一木,都格外留意,仔细观赏。忽然,抬头看见前方有一带粉墙,墙内有几间修整的房舍,千百竿翠竹在周围环绕遮蔽,景色清幽。
众人都赞叹道:“好一个美妙的地方!”于是大家一同走进院内,只见入门处便是一条曲折的游廊,台阶下的石子铺成了一条小路。上面有小小两三间房舍,一间明亮的正房,两间昏暗的厢房,里面的床几椅案都是根据房间的布局和尺寸定制的。从里间房内又有一个小门,出去便是后院,院里有高大的梨树和芭蕉树。
还有两间小小的偏房。后院墙下忽然有一道缝隙,一股泉水从中流出,开凿的沟渠仅有一尺多宽,泉水灌入墙内,沿着台阶和房屋流淌到前院,在竹林下盘旋环绕后流出。贾政笑着说:“这一处还算不错。要是能在月夜时分,坐在这窗下读书,那这一生也不算虚度了。”说完,他看向宝玉,吓得宝玉赶忙低下了头。 众客人见状,连忙用话语为宝玉解围,又说道:“此处的匾额应该题四个字。”贾政笑着问道:“哪四个字呢?”一个人说题“淇水遗风”。贾政摇了摇头说:“太俗气了。”又一个人提议“睢园雅迹”。贾政还是说:“也俗气。”贾珍笑着说:“还是让宝兄弟拟一个吧。”贾政板着脸说:“他还没开始作,就先议论别人的好坏,可见就是个轻薄之人。”
众客人说:“他议论得也有道理,可又拿他怎么办呢。”贾政连忙说:“别这么纵容他。”于是命令宝玉道:“今日就任凭你大胆胡说,先说说你的看法,然后再允许你拟题。刚才众人说的,有能用的吗?”宝玉听了,回答道:“我觉得都不太合适。”贾政冷笑道:“怎么就不合适了?”宝玉说:“这里是皇上首次幸临的地方,题字必须要歌颂圣上才行。要是用四字的匾额,又有古人现成的合适词语,何必再重新创作。”贾政问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典故吗?”宝玉说:“这些太刻板迂腐了。我觉得用‘有凤来仪’四字比较好。”众人听了,都纷纷叫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政点头道:“你这畜生,也不过是‘管窥蠡测’罢了。”接着又命令道:“再题一副对联。”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政听了,摇了摇头说:“也没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说完,便带领众人走出了这个院落。 众人正准备离开时,贾政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便问贾珍道:“这些院落房宇以及几案桌椅都已经有了,还有那些帐幔帘子以及陈设的玩器古董,也都是按照各处的风格搭配好的吗?”贾珍回答道:“陈设的东西已经增添了许多,到时候自然会按照合适的方式进行摆放。
帐幔帘子,昨天听琏兄弟说,还没有完全置办齐。原本在工程一开始的时候,就画好了各处的图样,量好了尺寸,派人去置办了。想必昨天已经置办了一半。”贾政听了,就知道这件事不是贾珍负责到底的,于是派人去传唤贾琏。
没过多久,贾琏匆匆赶来。贾政向他询问起园内用于装饰布置的物品情况,包括一共有多少种,目前已经得到了多少种,还欠缺多少种。贾琏听到父亲的询问,急忙从靴筒里取出靴掖内装着的一个纸折略节,仔细看了看后,回复道:“妆蟒绣堆、刻丝弹墨以及各种绸绫材质的大小幔子,总共一百二十架,昨天已经得到了八十架,还缺四十架。帘子总共二百挂,昨天已经全部置办好了。
另外还有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二百挂,墨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这些每样都只得到了一半,不过到秋天的时候应该就能全部备齐了。椅搭、桌围、床裙、桌套,每种各一千二百件,也都已经有了。” 众人一边走,一边听贾琏汇报。忽然,前方一座青山斜斜地挡住了去路。转过山弯,隐隐约约地看到有一带用黄泥筑成的矮墙,墙头都用稻茎覆盖着,显得质朴自然。
矮墙内有几百株杏花树,杏花盛开,如火焰般热烈,似云霞般绚烂。墙内有几间茅屋,外面种着桑、榆、槿、柘等树木,各种树木的新枝嫩芽,顺着地势的曲折,编成了两排青青的篱笆。篱笆外的山坡下,有一口土井,旁边摆放着桔槔、辘轳之类的汲水工具。井下面是一块块整齐排列的田地,种着各种蔬菜,菜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一眼望不到边际。 贾政看到这番景象,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倒是这个地方有些意思。虽然明显是人工建造的,但此刻看到,难免让我生出归隐田园的想法。我们进去休息休息吧。”
说完,正要走进篱门,忽然看见路旁有一块石碑,显然是为了留题而准备的。众人纷纷笑道:“更妙了,更妙了!如果在这里挂一块匾额等待题字,那这田园农家的风味可就全没了。立上这么一块石碑,感觉增色不少,若不是范石湖描写田家的诗句,都不足以形容这里的美妙。”贾政说:“那请各位题字吧。”众人说道:“刚才世兄说‘编新不如述旧’,这里古人已经把意境都表达尽了,不如就直接写上‘杏花村’,这名字妙极了。”
贾政听了,笑着对贾珍说:“多亏你们提醒我。这里处处都很美妙,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天做一个,不要太华丽,就按照外面村庄的样式来,用竹竿挑着挂在树梢上。”贾珍连忙答应,又回禀道:“这里最好不要养别的雀鸟,只买些鹅、鸭、鸡之类的家禽,才和这里的景致相称。”贾政和众人都点头称是:“更妙了。”贾政又对众人说:“‘杏花村’这个名字固然不错,只是犯了直接用原名的忌讳,村名还是等请贵妃赐名比较好。”众清客都表示赞同:“是呀。那现在先拟个虚的名字,用什么字样好呢?”
大家都在思索着,宝玉却等不及了,也没等贾政下令,就抢先说道:“旧诗里有‘红杏梢头挂酒旗’的句子。我看不如就叫‘杏帘在望’,这四个字更合适。”众人纷纷称赞:“好一个‘在望’!这名字又暗合‘杏花村’的意思。”宝玉却冷笑一声,接着说:“如果村名只用‘杏花’二字,那就太俗气、太简陋了。又有古人诗说‘柴门临水稻花香’,我觉得用‘稻香村’这个名字才更妙。”众人听了,更是欢呼拍手,连称:“妙!”
贾政却突然大声呵斥道:“你这个无知的孽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悉的诗,竟敢在老先生们面前卖弄!我刚才让你说那些,不过是试试你的水平高低,开个玩笑罢了,你还当真了!” 说着,贾政带着众人走进茅屋。屋内纸窗木榻,一点富贵奢华的气息都没有,充满了质朴的田园风格。贾政心里暗自欢喜,却故意看着宝玉问道:“你觉得这里怎么样?”众人见贾政这么问,都悄悄地推了推宝玉,示意他说些好话。
可宝玉却不听众人的劝告,立刻应声说道:“我觉得这里比不上‘有凤来仪’的地方多了。”贾政听了,生气地骂道:“你这个无知的蠢货!你只知道朱楼画栋、奢华富丽才是好的,哪里懂得这清幽的意境。这终究是你不读书的过错!”宝玉赶忙回答道:“老爷教训得固然没错,但古人常说‘天然’二字,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众人见宝玉如此固执,都怪他呆傻痴笨,一点也没改变。现在听到他问“天然”的意思,忙解释道:“别的你都明白,怎么连‘天然’都不知道?‘天然’就是指天生自然就有的,不是人力所能造就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玉却反驳道:“这就对了!在这里设置一个田庄,明显看得出是人力刻意建造、雕琢而成的。这里远没有相邻的村庄,近也不靠着城镇,背后的山没有连贯的山脉,面临的水没有源头,高处没有寺庙的宝塔,下面没有通向集市的桥梁,孤零零地矗立在这里,实在称不上是壮观宏大的景象。怎么能比得上之前的‘有凤来仪’,那里有自然的道理,得到了自然的气息,虽然也是种竹引泉,但却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古人说‘天然图画’四个字,就是怕在不合适的地方强行建造出某种景观,不是真正的山却强行堆出山的样子,即使做得再精致,最终也还是不协调……” 宝玉还没说完,贾政就气得大声喝命:“把他叉出去!”宝玉刚被带出去,贾政又喝命:“回来!”
接着命令道:“再题一副对联,如果写得不通顺,一并打嘴!”宝玉没办法,只得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贾政听了宝玉所题的对联,无奈地摇了摇头,评价道:“这更不好了。”随后,他领着众人继续前行。大家转过山坡,穿行在花丛柳林间,时而抚摸着石头,时而沿着泉水边走。经过荼蘼花架,又走进木香棚,越过牡丹亭,穿过芍药圃,进入蔷薇院,再走出芭蕉坞,一路蜿蜒曲折,景色各异。 忽然,众人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原来是水流从石洞中倾泻而出。石洞上方,萝薜等藤蔓倒挂垂下;下方的水面上,落花轻轻漂浮荡漾。
众人见状,纷纷赞叹:“好景致,好景致!”贾政便问大家:“诸位觉得此处该题个什么名字呢?”众人思索片刻后说道:“不用再费心思拟名了,‘武陵源’这三个字恰恰合适。”贾政却笑着摇头说:“这名字又过于实在了,而且显得陈旧。”众人又笑着提议:“那不然就用‘秦人旧舍’这四个字吧。”宝玉听后,连忙说道:“这个名字越发过于直白显露了。‘秦人旧舍’带有避乱的意思,在这里用不太合适。依我看,不如用‘蓼汀花溆’四个字。”
贾政听了,严厉地批评宝玉在胡说八道。 众人准备进入港洞时,贾政忽然想起还不知道有没有船。贾珍赶忙回禀道:“采莲船一共有四只,座船有一只,只是如今还没有造好。”贾政略带遗憾地笑道:“可惜没办法乘船进去了。”贾珍接着说:“从山上的盘道也可以进去。”说完,便在前面带路,大家攀着藤蔓、扶着树木,向山上走去。只见水面上的落花越来越多,水却越发清澈,水波荡漾,曲折萦绕。
池塘边有两行垂柳,其间夹杂着桃树和杏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地上竟没有一点尘土。忽然,柳荫中又露出一座朱红色栏杆的折带板桥。众人过桥后,发现这里四通八达,眼前出现了一所清凉的屋舍。屋舍的墙壁是一色的水磨砖墙,青瓦铺就的花墙,显得格外雅致。大主山分出的山脉,仿佛都从墙中穿过,别有一番景致。 贾政看了这所房子,觉得有些乏味,说道:“此处这所房子,实在是没什么趣味。”
然而,当他迈步走进门时,眼前突然出现一块高耸入云的玲珑巨石,巨石四面环绕着各式各样的石块,将里面所有的房屋都遮挡住了,而且这里一株花木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奇异的草类:有的草牵着藤,有的草引着蔓;有的垂挂在山巅,有的从石缝中穿出;甚至有的垂在屋檐下,绕着柱子,盘绕在台阶旁。这些草有的像翠绿的飘带随风摇曳,有的像金色的绳子盘绕屈曲;有的果实如同丹砂般鲜红,有的花朵像金桂般璀璨。它们散发着浓郁的芬芳,那香气绝非普通花香可比。贾政不禁露出笑容,说道:“有意思!
只是这些草我大多不认识。”有人猜测道:“可能是薜荔藤萝吧。”贾政却摇头说:“薜荔藤萝可没有这么奇异的香味。”宝玉在一旁说道:“确实不是。这些草中也有藤萝薜荔。那散发香气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概是兰草,这一种大概是清葛,那一种是金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色的自然是紫芸,绿色的肯定是青芷。
我想《离骚》《文选》等书上记载的那些异草,有的叫藿姜荨,有的叫纶组紫绛,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也有叫绿荑的,以及丹椒、芜、风连等。如今时间久了,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些草了,所以大家都根据它们的形状来命名,时间一长,名字叫着叫着就变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宝玉还没说完,贾政就大声呵斥道:“谁问你了!”
吓得宝玉赶紧往后退,不敢再说话。 贾政看到两边都是抄手游廊,便顺着游廊走了进去。只见上面有五间宽敞明亮的大屋,连着卷棚顶,四面都有走廊。绿色的窗户,油饰的墙壁,比前面几处地方更加清雅别致。贾政感叹道:“在这轩中煮茶弹琴,都不必再焚烧名贵的香料了。这处建筑已出乎我的意料,诸位必定有佳作新题来为它的匾额题名,才不辜负这一番景致。”众人笑着说:“再没有比‘兰风蕙露’更贴切的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政点头道:“也只好用这四个字了。那对联该怎么写呢?”这时,有一个人说道:“我倒想出了一对,大家帮忙批改指正一下。”于是念道:“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听了评价道:“妙是妙,只是‘斜阳’二字不太合适。”那人解释道:“古人有诗说‘蘼芜满手泣斜晖’。”众人却纷纷摇头说:“这意境太颓丧了,太颓丧了。”又有一个人说:“我也有一联,大家评一评。”接着念道:“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贾政手拈胡须,沉吟不语,心中也想着要题一联。忽然,他抬头看到宝玉在一旁不敢出声,便大声喝道:“怎么该你说话的时候又不说了?